第07版:冬奥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攻克制作最大难点——
用激光“裁”出防切割滑冰服
本报记者 王金虎

2月5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中国队成功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本届冬奥会首金。运动员手上佩戴的白色手套是由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和安踏集团合作生产的。

冬奥会赛场上,不少中国健儿身上穿着防切割滑冰服,也是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这家企业研发的轻薄复合材料,攻克了滑冰服制作的最大难点——防切割。

在建华公司,记者见到了这款用刀划不破的滑冰服。“公司研发的这款滑冰服可以避免冰刀划伤。”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告诉记者,经过测试,公司研发的这款防切割短道速滑运动服,质量与国外一流冰雪运动装备相比丝毫不差,成本却不到国外装备的一半。

据山东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爱辉介绍,为做好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山东启动实施了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冬奥项目立项,防切割短道速滑运动服便是其中一项。

领到任务后,建华公司成立创新团队,并与北京大学代国亮博士合作研发了一种轻薄的防切割复合材料制造防切割滑冰服,通过不同纤维混纺工艺实现了突破。但材料优异的防切割特点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裁剪困难。

创新团队起初采用传统冲压式裁剪,但剪不断材料,后改用电剪刀,却使得滑冰服卷边,导致裁片环节出现变形、脱丝等问题。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决定采用激光切割。

在裁剪区,记者看到激光切割机根据电脑设计好的滑冰服图纸,一番“闪转腾挪”,滑冰服的轮廓就切出来了。“衣服面料很细腻,穿起来十分舒服,风阻很小,在冲刺加速的时候很舒展。一旦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碰撞,防切割设计可以对运动员进行很好的保护。”试穿滑冰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说。

在建华公司,类似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还有很多。陈建华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电加热滑雪手套:“手套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使用5个小时以上,每年出口1万多双,年销售收入达700万元。通过科技创新,公司研发出防火、防穿刺等功能性手套。”

“这一次,我们又搭上了奥运会的快车,防切割滑冰服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陈建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