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的赶考路上推进共同富裕
孙 纵 刘光明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大考,每一代人都要交出迎接大考的答卷。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交出优异答卷,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奋斗新征程的一项重大任务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综观人类文明史,带领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世界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彻底改写人类社会高收入国家的版图,在整体上极大提升人类福祉。回望历史,一百年来,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遭遇逆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矢志不渝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踏上新征程,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现实任务,也是我们党面临的一场大考。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消除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把共同富裕伟大事业一步步推进到今天的历史阶段,也必将在新征程上带领全体人民继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这是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要清醒地看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必须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要坚定不移带领人民闯关夺隘,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促进共同富裕。

这是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所谓“中国式”,是区别于西方强国已经走出的现代化道路而言的。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不认为西方现代化模式之外还有其他现代化道路可走。西方政党代表的是某个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领导下的现代化,谋求的是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富裕,也就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仅要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还要有更小的贫富差距、更高的精神文明程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党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上接续探索、上下求索。

这是充分彰显人民群众共同期盼的要求。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充满期盼和憧憬。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意味着,我们追求的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还要认识到,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要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党的坚强领导,也需要全体人民的创新实干。

科学把握我们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擘画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国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动态中向前发展。

把握目标步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明确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间表、路线图,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连贯性,又提振了新时代人民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奋进的精气神。

把握基本原则。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因此,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积小胜为大胜。

把握思路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循着这一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些重要举措,指明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办法和途径,明确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在辩证把握重大关系中落实好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拥有了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够“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辩证把握以下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共同富裕,既要通过提升效率做大“蛋糕”,也需要体现公平切好分好“蛋糕”。一方面,效率低下不可能达成“富裕”的目的,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重点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才能实现社会财富“蛋糕”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有失公平则不可能做到“共同”,只有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公平公正地分好社会财富“蛋糕”,不断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新发展阶段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必须更加重视财富合理分配,聚焦短板,聚焦问题,不断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为了做大“蛋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还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带动更多的地区高质量发展。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并不断完善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持续推进智力支援、产业支援、民生改善、文化教育支援,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从而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壮大共同富裕根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的显著效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更大作用,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