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城市体检”结果
梁 睿

近日,《安徽省城市体检报告》发布。据介绍,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城市体检”工作,同时在16个省辖市体检报告的基础上,于2021年12月上旬汇编成“安徽省城市体检报告”,形成了“1+16”的“城市体检报告”体系。

这份报告既反映了安徽省主要城市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指出了当前城市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城市宜居性不优,老旧小区改造比例不高,电梯加装进展缓慢。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起步晚,设施覆盖率低,厨余垃圾收运体系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特别是学前教育和医疗服务设施供给不足,入园难、就医难仍是老百姓的烦心事……

就像人的体检一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监测评估其“健康状况”,这就是“城市体检”。其主要内容是由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65项指标构成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围绕各项指标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体检”旨在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分析,查找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体检”就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并为城市下一步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体检”反映的问题,既是工作方向也是优化治理的契机。有关部门要充分用好“城市体检”的结果,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短板,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适老化改造;开展城市危旧房屋安全排查整治改造,确保居住使用安全等。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利用,努力避免“大拆大建”带来的负面影响,注重采用“绣花”“织补”等方式,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复兴传统业态,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在不断推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期待“城市体检”能够像个人体检一样“定期评估”,不仅查出当前的“城市病”,也能够为其他城市预防治理“城市病”提供经验和借鉴,让城市发展更加健康,更好地服务人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