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营盘村是个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方,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村民生态意识淡薄,滥砍滥伐时有发生,原本就树木稀少的山坡变成了一个个“和尚坡”,只有野草和灌木。
因为森林稀少,营盘村的整个生态功能都比较薄弱,缺水时有发生;尤其是一到秋冬季节,人畜饮水都成问题,只能到隔壁寨子去挑,一个来回得一个多小时。
因为缺水,村里也没啥产业,青壮年都去外面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只能靠种点水稻、玉米填饱肚子,大多数村民都在贫困线上挣扎。
在长久的挣扎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只有山上有树,山下才能有水,全村长久发展才有根基。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村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大家齐心协力,让大大小小的山头长满了树木,山下的泉水一年到头不断流,不仅吃的水管够,种植、养殖的水也不缺了。有了水,村里的产业也越来越壮大。近年来,我们村先后种起了海花草、辣椒,办起了养殖场,村民的收入稳步提升,在2017年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如今,村里的楼房、小汽车日渐增多,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足,村容村貌也一天比一天美丽,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回到了家乡发展。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护林员的价值所在。
山村富足哪里来?营盘村的变化生动阐释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也更加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主动为生态建设添砖加瓦。大家都明白,没有绿水青山,不会有这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新年新气象,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我们农村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乡村振兴必须是绿色振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缺一不可,不能为了一时利益而突破生态安全防线。作为护林员,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守护好绿水青山,守护好营盘村的发展命脉,让这一天美过一天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造福百姓、造福子孙。
(本报记者 吴秉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