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
记者: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是河北省承担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请问,2021年河北省推进“三件大事”取得哪些新成效,2022年如何实现新突破?
王东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非常重视,对河北人民非常关心,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给河北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三件大事”齐头并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近4万家,涉及投资1.28万亿元。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按照“四个统一”要求加快一体化发展,北运河廊坊段与北京段实现同步旅游通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建设热火朝天,2021年1月至11月完成投资296亿元、增长20%。二是雄安新区画卷徐徐铺展,启动区、容东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步伐加快,容东片区安置房陆续交付,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000多亿元,北京企业转移新区累计注册3700多家,中国星网、中国中化等央企落户新区,白洋淀水质由2017年的劣五类提高到2021年1月至11月的三类。三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基本就绪,76个重点项目全部提前完工,赛事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国际测试赛成功举办,张家口赛区正以崭新姿态迎接奥运盛会的到来。我们要乘势而上,持续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为服从服务国家大局作出新贡献。坚持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全面落实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围绕创造“雄安质量”,认真落实中央疏解清单,加大雄安新区重点片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力度,2022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加快聚集高端高新产业,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完善赛时运行指挥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疫情防控、交通、安保、食宿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
记者:党中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河北省如何把握这些政策机遇,有哪些有效做法和新的打算?
王东峰:河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科学精准落实国家政策,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把抓投资、上项目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等紧密结合起来,健全领导干部包联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为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促进居民消费稳定恢复,出台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居民消费、网络消费、实物消费,2021年1月至11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4%。三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召开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深化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和人大“6+1”联动监督,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2021年预计减税降费超过1200亿元,全省市场主体达到725.9万户,同比增长5.63%。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着力在扩大投资、扩大消费、扩大就业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技改投资,推动民间投资,形成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健全城市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完善农村物流配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线上线下拓展消费新场景;进一步优化创业就业环境,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亲清政商关系,调动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发展积极性,实现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记者:河北作为工业大省,如何落实国家结构政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王东峰:长期以来,河北产业结构偏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任务艰巨。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坚决打赢去产能阵痛期攻坚战,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长效机制,在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基础上,2021年宣钢800万吨产能全部退出,石钢、唐钢等实现退城搬迁,深化“万企转型”行动和“千项技改”工程,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2021年1月至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5%。二是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出台河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举办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加快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数字经济产值达1.2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33%。三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举办省第六届旅发大会,抓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带、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带等建设,2021年前三季度旅游业总收入和旅游人次增长48.8%和70.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下一步,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上马。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水平;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
记者:党中央把加强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河北省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
王东峰:近年来,河北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创新主体日益壮大,2021年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59家,众创空间实现县域全覆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400家、是2017年的近3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2万家、比2017年增加3.7万家,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二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搭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平台,实施百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000亿元。三是协同创新成效明显,加强与京津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推进园区、基地、基金、联盟、技术市场“五个共建”,积极引进京津科技成果孵化转化,2021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00亿元。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落实国家科技政策,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河北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整合科技教育和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前沿领域攻克一批“杀手锏”“卡脖子”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供应链条,2022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强化科研院所改革,制定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教育培养,激发科技队伍创新潜能,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记者:党中央强调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河北省在区域发展方面有怎样的布局和谋划,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王东峰:2021年11月,河北召开省第十次党代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两翼、两区、三群、六带”的发展布局。“两翼”,即以建设雄安新区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发展,以筹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两区”,即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三群”,即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环渤海港口群、京津冀机场群;“六带”,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太行山—燕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带、沿海经济崛起带、石保廊创新发展引领带、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在工作中,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组织各地抢抓重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一体推进产业、项目、生态、文化等建设,统筹抓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城乡发展,推动形成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跨越赶超的生动局面,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