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通知,对“十三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经验进行通报表扬,其中湖北省黄石市被多次“点赞”。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黄石,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3000多年的冶炼史让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因矿而生、因矿而荣,也面临资源枯竭之痛。“从钢铁水泥到‘光芯屏端网’,从矿冶经济到数字经济,从依赖资源到依托工业互联网,黄石坚持创新发展,突出绿色转型,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表示,全市将以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无中生有”立新业
前不久,记者在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看到,公司员工正在对柔性电路板进行生产组装。“我们使用的手机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轻,功能越来越多,离不开柔性电路板。”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发说。
未来,上达电子将实施产业研发及制造转移,黄石工厂将成为上达集团柔性电路板系列产品的制造中心,承接上达集团至少80%该类型产品的制造。
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印刷电路板)是所有电子元件的载体。PCB的核心材料是铜。10年前,为拉长黄石铜加工产业链,黄石谋划从PCB产业入手,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11年,随着沪士电子PCB项目的落户,黄石按下了PCB产业集聚的快进键,上达电子、定颖电子、星河电路等一批国际、国内电子信息头部企业相继落子黄石,黄石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PCB生产基地。
“全球每销售3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用到黄石生产的PCB板。”黄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铁山区委书记郭波向记者讲述了该市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从点到链到群的故事。
选准了赛道,黄石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抢占国内外市场。6微米的超细玻璃纱,比头发丝还细。把它织成布,用在覆铜板中间,是优良的增强绝缘材料。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月出货200吨超细玻璃纱。
在PCB行业,铜箔与玻纤布是上游产品,谁能生产出更薄的铜箔与玻纤布,谁就能在业内拥有更多话语权。“过去,我们只能依赖进口,成本高、交货期长。”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甫告诉记者,5年前,宏和电子在上海成立实验工厂,研发试产超细玻璃纱,去年在黄石实现稳产量产。与进口相比,黄石工厂的玻璃纱成本降低50%,如今公司已经开始承接国外订单。
目前,黄石PCB产业已基本形成以铜箔—覆铜板—玻纤砂、玻纤布—PCB—显示板—智能终端为路径的全产业链生态。郭波告诉记者,未来5年,将依托电子信息头部企业,向上游研发设计及材料、下游终端显示延伸,做强板、屏、网产业,打造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创新“链”出新动能
在劲牌持正堂,因创新启用全新的清洗循环水系统,企业每年节省清洗费约18万元,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在东贝制冷,因改进传统冰淇淋机的固定搅拌器,研发出浮动搅拌器,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冻缸问题,由此一笔笔新订单奔来。
在“光芯屏端网”,上达电子、天玑智谷开展标识解析试点应用;定颖电子PCB智能工厂入选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星光电子产品进入城市地铁数据识别与卫星系统,成功进入华为基站无线通信产品中,跻身国家重要交通通信领域。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黄石精选出PCB、铜精深加工、高端装备等12条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链推行“链长制”,并由市主要领导担任“链长”,统筹产业链发展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推动高新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当前,黄石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千亿营收、万人用工、5年20倍”的爆发式增长。
为进一步燃旺创新之火,黄石围绕十大主导产业,推出“十大研究院”计划,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目前,全市实现了主导产业研究院全覆盖,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占比76.4%,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生力军。
“技改就是招商”,黄石不断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立足黄石老工业城市的传统优势,深入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完成工业技改投资超过900亿元,传统产业通过技改脱胎换骨、跻身国际一流。大冶特钢通过技改升级,吨钢利润率居全国第二位,产品多次助力神舟飞船、国产大飞机C919和北斗升空。截至目前,全市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个产品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从低端到高端,从制造到智造,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该市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融入科创大走廊
切割、裂片、功能测试、水洗……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联新5G触控显示项目车间流水线上一派繁忙景象,身着无尘服的工人正将一块块大张的LCD液晶显示玻璃切割成符合客户尺寸要求的单片状态。
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夏联宇说,经过系列严格的工艺流程,每天平均2万片触摸屏、盖板及显示模组从这里顺次下线,大部分产品将流向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合作的中高端客户手中。
地处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节点的黄石,联新显示是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的重要链点企业,可作为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全球三大面板“巨头”的下游,承接其显示模组、显示屏等产业业务,也可为武汉华为、联想、小米等全球知名智能终端企业和黄石开发区天玑智谷等企业提供上游产品。
一个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石的上中下游产业协同、优势互补的全链条产业格局已全面铺开。
产业链越联越紧的背后,是黄石加速快跑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黄石市代市长吴之凌告诉记者,2018年,光谷科创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光谷科创大走廊聚集了高校院所、高端人才、高端产业、高端平台等优势。黄石及时落子,利用武汉科创资源优势乘势而上,实现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创新格局。
去年10月,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在武汉揭牌,这也是湖北首个在武汉建立的离岸科创中心。今年6月,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正式开园。截至目前,黄石有156家企业与武汉37家高校院所建有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关解决技术难题300多项,武汉高校院所100多项科技成果在黄石转化应用。
此外,还有总投资223.04亿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总投资100亿元的黄石科技城,年底即将校飞的鄂州花湖机场……黄石正借助自身临江、临空、临港、临光谷的先天优势,加快光谷东黄石科创岛、环大冶湖科学城、环磁湖应用科技创新中心等布局建设,开足马力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