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绩稳步增长、融资渠道畅通、退市力度加大——
注册制改革释放制度活力
本报记者 彭 江

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不少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创业板,交出可喜成绩单。

相关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科创类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公司融资渠道更加畅通、退市制度激发出市场活力,上市公司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注册制改革红利。

注册制是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大改革。2018年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向着注册制大步迈进。2019年,科创板在上交所开市,注册制试点正式落地。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开启注册制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注册制改革给上市公司带来哪些新变化?

业绩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839.57亿元,同比增长45.08%;归母净利润630.20亿元,同比增长64.01%;扣非归母净利润507.96亿元,同比增长39.25%。营业收入方面,九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38家公司实现收入翻番。净利润方面,七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80家公司增幅在100%以上。

勇闯改革“深水区”的创业板,也成长为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地,同样交出不俗答卷: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26.02%;平均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0.67%。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定位,板块特色鲜明,为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融资发展机会。创业板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占比接近50%,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接近60%,高新技术公司占比超90%。创业板不仅培育出多只市值超千亿元的巨头,还助力了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高质量创新型公司在创业板中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创业板138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劲,前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5.53%;平均实现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8.63%。

融资渠道更畅通

试点注册制以来,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增强,多层次市场的板块架构和功能更加完善。中国证监会市场一部主任李继尊说:“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在优化发行上市条件上取得突破,将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对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的包容性。”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特色的科创企业,科创板为其“量身定制”了5套不同的上市标准,给企业提供宽松的上市环境,允许各类符合科创板定位、具有“硬科技”实力的企业顺利登上资本市场舞台。

制度的变化,让科创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红利。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352家科技创新企业登陆科创板,IPO融资近4400亿元,股票总市值近5万亿元,占同期A股IPO数量的38%、首发募集资金的41%。其中,“硬科技”行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先导产业上市家数分别为36家、76家、70家,已形成产业链示范效应。

创业板公司直接融资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870.30亿元,同比增长50.79%。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150家次,同比增加145.9%;募集资金1526.87亿元,同比增长122.02%。

融资渠道的畅通,有力地支持了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耕自主创新,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达824.7亿元,同比增长34.2%。科创板公司已有多个IPO募投项目在研发创新、产业化发展、升级扩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部分公司募投项目实施成效显著,掌握了全球领先技术。

空壳公司退得下

一个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和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需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已经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长期滞留资本市场,将制约资源配置效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证监会按照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改革方案,指导沪深交易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及相关业务规则,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强退市监管和风险警示。

去年底,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提出,增加交易类退市的市值指标;优化财务类退市标准,力求出清壳公司,新设“扣非为负+营收低于1亿元”的组合指标;完善规范类指标方面,新增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的细化具体指标;完善重大违法类的重大财务造假量化标准。在优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方面,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取消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设置,缩短退市整理期交易时限等,加快退市节奏。

退市制度改革在今年取得积极成效。三季度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已有26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17家强制退市,8家重组退市,1家主动退市。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加速形成。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新制定的退市规则不仅有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股票市值、营业收入、经营能力等数量标准,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也有相关要求。这让空壳公司、皮包公司及僵尸企业失去操作空间。”

专家建议,要不断加大退市力度,让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淘汰出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