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优化资金使用,严格资金监管。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需要更好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作用,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扩大有效投资。
作为地方政府债券的“主力”,专项债带动投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最新统计显示,前10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6624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9072亿元。
从资金投向看,专项债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农林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对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专项债日益成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乃至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动能相对乏力。在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资金问题至关重要,需要充分发挥专项债的“输血”作用,确保投资稳定增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首先,要加快发行进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今年下半年,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加速发行,10月份发行新增地方债创出今年以来单月发行量新高,前10月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已接近八成。从现在至年底,要加快今年剩余限额发行,促进更多项目落地。
其次,要注重专项债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举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举债本身并非目的,发挥资金效用才是关键。只有实现项目收益,才能保障还本付息。在专项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中,要落实好绩效管理要求,强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再次,要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专项债发行使用衔接。提前下达限额是做好跨周期调节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有必要结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和分配方案,研究做好2022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提前下达工作,实现岁末年初专项债发行使用的“无缝对接”。
更好发挥专项债作用,还需要加强财政、货币、投资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特别是要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必须时刻紧绷风险防控这根弦,防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风险。通过科学实施政策“组合拳”,推动专项债更有效助力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