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邹 涛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年10月初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首先,全面梳理顶层创新制度设计,层层落实促进成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15年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证。

在此基础上,中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中国创新生态空间保护模式,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覆盖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此外,在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中国也取得诸多重要成效。

其次,提升治理能力、强化应用新技术,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全面深入的自然资源调查,构建物种分布数据库,建立物种资源调查及收集信息平台,准确反映野生动植物空间分布状况。

广泛应用新技术、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软硬件能力,中国建立起各类生态系统、物种的监测观测网络,在生物多样性理论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以及物种与生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全社会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国非常重视和发挥环保社团的作用,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和水平。环境保护法中对公众参与的激励和法律保障,激发了各类社会组织多种多样的保护实践、示范和试验。

过去20多年间,中国的观鸟人群迅猛增长,为我国鸟类物种本底数据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组织、企业等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正在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中国将以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清华同衡规划院生态城市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