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再次引发关注,双方交流渠道被切断,关系陷入停滞。自设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俄北龃龉不断,关系呈“螺旋式”下降态势,在短期内不会转圜。未来俄与北约将继续维持对抗,双方关系走出谷底希望渺茫,但与北约成员国之间则将保持沟通。
近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再次引发关注。双方交流渠道被切断,欧亚大陆军事强国与大西洋军事联盟关系陷入停滞。自设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俄北龃龉不断,关系呈“螺旋式”下降态势,在短期内不会转圜,对抗将成为常态。
“小时代”终结收尾
11月初,根据俄外交部此前公告,俄停止常驻北约代表团的工作,与此同时包括新闻机构在内的北约驻莫斯科官方代表机构活动亦停止。俄此举意在回应北约此前以从事情报活动为由驱逐8名俄常驻北约代表团工作人员,并将俄代表团工作人员数量从20人缩减至10人的行为。在俄宣布该决定后,美国与北约舰队在黑海进行军事演习,俄指责北约此举是为了继续遏制俄罗斯。双方对抗意味明显。
从外交角度讲,这一决定标志着连接俄与北约的官方沟通渠道已经关闭。冷战结束后,双方拥有直接沟通渠道的为期20多年的“小时代”宣告结束。尽管官方未明确承认,但存在了19年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名存实亡。
对当前事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北约正毁掉与俄联邦的关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将与俄关系推向了比冷战时期更糟的状态。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实际上被埋葬,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与之合作应对威胁“不可能且没有意义”。
关系“螺旋式”下降
1997年俄罗斯与北约签署建立伙伴关系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不再视对方为对手,不向对方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共同努力解除武装和发展伙伴关系。2002年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基于这些原则而成立,至今已有19年。双方关系难言存在“蜜月期”,但有过平等相处、和平合作的美好愿景。初期理事会会议几乎每周一次,双方沟通次数多、议题广,开局似乎很顺利。
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俄罗斯与北约两大力量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磨合期”。
沟通机制虽然建立,但平等并未真正实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建议西方遵循平等原则,建立机制保证相互安全,通过对话解决国际问题。而这被西方解读为俄试图重新考虑冷战结果并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美国代表谈话中经常可以听到“我们在冷战中打败了你,现在我们将随时随地为所欲为”的言论。
沟通机制虽然建立,但协商并未真正实现。从理事会工作的第一天起,俄罗斯就发现自己在几乎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上都以一己之力面对19个北约国家的统一立场。与此同时,俄罗斯的一些提议被北约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俄外长拉夫罗夫认为,北约不想与俄罗斯有任何互动,只想对俄说教和施加压力。
沟通机制虽然建立,但实质性对话频遭困境。一是2008年俄格战争。战争发生后北约方面无视俄提出召开理事会会议的提议,而是邀请格鲁吉亚大使召开北约理事会,严厉批评俄“过度使用武力”,战争后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停摆9个月。2009年北约未解释原因驱逐两名俄外交官,专家解读这与俄格战争有关。二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这一事件导致俄与北约向全面对抗迅速发展,北约方面停止了与俄所有军事合作计划,理事会工作停滞2年。2015年,北约要求将俄派驻该组织的人员规模缩减至30人。此后理事会会议主题只有三个:乌克兰问题、欧洲军事活动问题、反恐问题。三是2018年斯克里帕尔中毒案,西方指责此为俄罗斯所为,并将俄驻北约代表团规模由30人减少到20人。
“磨合期”过后迎来的不是和谐,而是“冷战”乃至“分道扬镳”。一方面,近些年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急剧减少甚至数次中断,最后一次会议是在2019年7月,距今已有两年多。另一方面,双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关系逐渐演变为北约单方面集体对俄指责:乌克兰问题、干涉北约国家事务、使用违禁武器以及黑客犯罪等。这一机制在其存在的近20年时间里一波三折,成为俄与北约关系总体呈“螺旋式”下降趋势的真实写照。
“出谷底”希望渺茫
外交代表机构的关闭标志着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已经名存实亡。然而俄罗斯国内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损失。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评论道,与北约断绝关系对俄罗斯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俄几乎不会注意到其关闭,因为俄与北约外交交流长期以来几乎为零。拉夫罗夫表示,俄与北约之间的关系不能称为灾难性的,因为莫斯科与北约“没有关系”。
可以预见,俄与北约关系短期内难有改观。俄高等经济学校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苏斯洛夫认为,俄与北约关系没有改善的先决条件,因为北约只会奉行对抗性政策,对俄罗斯联邦采取强硬言论,并采取反俄措施,特别是在俄乌合作和俄格合作方面。苏斯洛夫认为,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处于冻结状态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
未来俄与北约将继续维持对抗,双方关系走出谷底希望渺茫,但与北约成员国之间则将保持沟通。俄美关系从乌克兰事件以后的恶化趋势尽管没什么改变,但是俄从未放弃对话和谋求改善。俄与欧洲国家在经贸和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密切沟通也仍将持续,尤其是在今年欧洲面临“能源荒”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