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如何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答案是一切以人为本。
第一就是转变观念,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为愿景,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有的社区兴建公共活动场所,有的社区改造无序的菜站,有的社区增设托育点,有的社区筹建更多养老设施……每一项举措都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第二要创新治理方式。由于存量社区人口结构和建设年代的差异性,普适性规划指标难以应对社区多元化需求。为了更好地挖掘群众需求,很多社区自下而上开展居民调查和街道访谈,引导社区居民就设施使用满意度、特色化需求等进行反馈,在生活圈建设中更多体现广大居民的智慧和共识。社区还探索社会各方参与机制,引导居民表达诉求,并将需求转化落地,让各方力量都能自主参与创造心目中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第三则是着力提高生活圈建设的效率和精准性。通过数字化转型,灵活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更加精准地复刻市民活动特点、倾向以及需求画像等,帮助相关部门更加及时高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水平资源供给。
有了共创机制、共商需求,才能实现共建家园、共享成果。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探索,提供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模式,不断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居住环境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有品质,让住这的人满意,让想来的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