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手机炒股软件“同花顺”出现宕机现象,不仅登录不上去,而且数据显示异常。虽然公司很快回应致歉,并称“已经恢复”,但网友并不买账:“股民亏损算谁的?”该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反映出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信息系统安全隐患的普遍关切。
“同花顺”不是唯一出现过“崩溃”的股票交易软件,更不是唯一“崩溃”过的服务型软件。不少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遇到过类似情况,造成的损失有大有小,运营方的解释则千篇一律地称“网络异常”。从理论逻辑讲,随着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技术创新力度越来越大,出现某些问题不可避免。但从现实逻辑看,正因技术类问题的普遍性和多元性,所以不能一概论之,统一扣上“网络因素”“不可抗力”等帽子以逃避追责。
面对一次又一次“崩溃”,公众想听的不仅是“已经恢复”,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到底怎么了,以后怎么办。一方面,运营方应当尽最大努力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强监控和测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出现问题,也应进行详细说明,把“负责部分”和“免责部分”讲清楚。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对于引发重大损失或舆论关切的事件进行调查,对于运营方自身疏忽等造成问题的要严肃查处,造成消费者损失的须督促依法赔偿。
“网络异常”不是免死牌,而是必须啃的硬骨头。随着互联网产业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确保网络安全、保障网民的正当权益,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工作生活、企业的前途命运,也成为关系我国产业转型、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