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三季度信息发布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93亿元,同比增长1.23倍。9月份,全国粗钢日产水平降至近3年来最低值,产量压减政策见效。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钢铁业运行态势良好,但也面临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降本增效难度加大等挑战。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强调,钢铁行业要稳中求进,减量发展。
产量压减见成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钢铁业作为制造业碳排放大户,已成为我国碳减排的重点之一。
今年初以来,国家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强能源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制定全年粗钢产量不高于去年的目标以及限制钢材大量出口的产业政策。随着时间推移,相关政策效果日益显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至9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及钢材产量分别为67107万吨、80589万吨和10203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增长2.0%和增长4.6%,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5.1个、2.5个和1.0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6%,二季度同比增长8%,三季度同比下降15%。其中,9月份,全国粗钢日产245.83万吨,环比下降8.45%,同比下降21.2%,比4月份峰值下降24.6%,为近3年来最低值。
“只要四季度粗钢日产水平保持在9月份的水平,即可保证全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中钢协总经济师王颖生指出,如果四季度我国粗钢生产按照9月份日产水平来计算,那么今年全年的粗钢产量将在10.3亿吨的水平,较去年的10.65亿吨减少3000多万吨。
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放缓,除了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之外,与市场需求变化直接相关。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分析指出,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在供给端,随着粗钢产量压减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国内粗钢生产将保持低位运行态势。在消费端,预计2021年我国钢材消费需求与2020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在出口方面,今年我国两次调整钢铁产品关税,体现了国内钢铁生产要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政策取向。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1月份至9月份,全国出口钢材5302万吨,同比增长31.3%,其中7月份至9月份连续3个月出口量环比下降,9月份出口492万吨,环比下降2.6%,比4月份最高值(797万吨)下降38.3%。
高效益面临考验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为钢铁业带来巨大商机。但是,各国经济恢复进程分化,外部环境风险挑战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也令行业运行面临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市场波动较大,钢铁生产用主要原燃材料和钢材价格均逐步上升,总体水平高于去年。1月份至9月份,进口粉矿平均价格171.67美元/吨、同比上涨72.64%,炼焦煤价格同比上涨57.07%,焦炭价格同比上涨56.88%,废钢价格同比上涨36.48%。
1月份至9月份,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43.26点,同比上升39.85%。
得益于市场需求拉动,加上企业持续对标挖潜,钢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据钢协统计,1月份至9月份,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52998亿元,同比增长42.52%;营业成本46942亿元,同比增长39.65%,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2.8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193亿元,同比增长1.23倍;平均销售利润率为6.03%,同比上升2.18个百分点。9月末,会员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1.37%,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前5个月利润环比增长态势,6月份以后,受产量下降、价格回落、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中钢协会员企业利润环比下降。其中,9月份实现利润294亿元,环比下降10.8%;销售利润率为4.74%,环比下降0.68个百分点。
屈秀丽分析指出,资源、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企业降本增效难度增加。下半年以来,在各种措施的作用下,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目前在120美元/吨左右波动,但仍处于高位。同时,煤炭和焦炭供需关系偏紧,价格出现大幅快速上涨。特别是9月份以来,由于电力供应紧张,钢铁企业减产、停产增多,企业成本费用都将大幅增加,成本上升压力短期难以改变,钢铁企业盈利水平面临下降趋势。
减量提质是关键
在低碳发展背景下,钢铁业作为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亟待重塑。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巩固去产能成果、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等多项举措。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钢市日渐红火,一些地方和企业钢铁产能扩张冲动有所抬头。今年有关部门已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钢铁去产能“回头看”以及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不断巩固提升有关工作成效。
屈秀丽强调,产能产量“双控”、能耗总量强度“双控”和“双碳”目标,要求钢铁行业必须减量发展。钢铁企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严控钢铁产能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转变发展理念,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维护去产能成果,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持续优化和改善产业结构。
“我国钢铁业以数量为主的增长方式已逐渐触及天花板,而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无限广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学术委副秘书长陈子琦表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等,都对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钢铁工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超级高铁用钢、新能源用钢、大飞机用钢、绿色抗震建筑用钢、超高强度钢等新材料、新产品,发展低碳冶金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中钢协的消息显示,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正在制定中,钢协也提出在2030年前、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的工作目标。中钢协执行会长何文波日前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根本上还是要在技术进步上谋出路、在研究开发上下功夫、在技术创新上谋突破;要加速研发体制机制的改革,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