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风雨向未来
温济聪

如果说,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那么“老工业基地”之于东北,无疑是植根最为深厚、色彩最为鲜明的精神特质。

在很多人印象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不够新、营商环境不够好、创新动力不够足、经济结构不够优等问题。当市场经济大潮涌起,受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掣肘,这里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东北全面振兴多次把脉开方,辨证施治。

靠什么走向全面振兴?形势清则方向明,判断准则信心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承载着东北地区百姓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要想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一方面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营商环境是制约很多外部企业前来东北投资的“卡脖子”问题。东北振兴再出发,提升营商环境的初心必须坚如磐石。营商环境逐步向好,才能成为加快新时代振兴,坚定不移当好新一轮东北振兴“领头羊”的重要抓手。唯有解决营商环境领域的诟病,才能让“投资不过山海关”变为“轻舟已过万重山,投资必过山海关”。

“走创新路,吃创新饭”,创新驱动是东北振兴的关键支撑。为激发创新活力,东北要对标先进地区,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汇聚更多产学研力量,增强各类创新主体获得感,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筑东北创新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一路跑来,有些气喘,步伐也有些慢了。诚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永无止境,但外界也不能一味地戴着有色眼镜看东北,也不应要求重压在身的东北与轻装上阵的地域一样跑得快。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张蓝图绘到底。值得庆幸的是,东北不回避自己的短板和不足,越来越自信。这自信来自于营商环境的切实改善,来自于改革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忘初心加油干。东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吹响全面振兴的号角,迸发出澎湃的前进动力。相信,穿越风雨的“东北号”必将风雨无阻,驶向更为壮阔的水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