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素有“东方多瑙河”、地区“黄金水道”的美誉。澜沧江起源于中国青海,流经西藏和云南两省区,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是亚洲唯一具备“一江连六国”独特地缘区位优势的大河。“共饮一江水”的情谊使得澜湄流域国家合作不仅基础深厚,而且潜力巨大。
在“同饮一江水 共话澜湄情”——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中,来自澜湄流域六国的多位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澜湄合作具有天然优势
澜沧江不仅是六国众多民族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之河。
“澜湄流域国家不仅地理渊源极深,文化传统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来自缅甸的汉语国际教育博士龙威认为,澜湄流域合作具有天然的优势。
来自老挝的大学生裴丽娜也持类似观点。“老挝周边没有海。对于每一个老挝人来说,湄公河就是我们的母亲。这条河流也同样滋养了中国、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的人民。我们6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澜沧江—湄公河的感情是很深的。”裴丽娜说。
2016年3月23日,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领导人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共同宣布启动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一致决定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5年多来,澜湄合作经历了培育期、快速拓展期,迈入了全面发展新阶段,并在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和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青海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张海云认为:“受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的双重影响,澜湄流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生态景观。多个民族‘同源异流’,在文化上多源兼容,民族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记忆是合作发展的深厚基础。”
“澜沧江不仅是一条生态屏障之河、经济发展之河、文化汇聚之河,更是一条国际联通之河。”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华中师大特聘教授范建华表示,澜沧江—湄公河上下游的民族文化非常相近,六国间不仅可以共享文化资源,还可以共享市场资源。
旅游合作是加速器
西南林业大学副教授成海认为,旅游合作是澜湄合作的加速器。
“澜湄流域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及物产各具特色,对于各国人民都具有很大吸引力。这种资源的互补性就是产生合作动力的源泉。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质是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成海说。
龙威认为,在现代社会,很多人更青睐通过互联网交流。但是,这种方式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国旅游将成为打破虚拟交往、促进各国合作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龙威建议,鉴于当前澜湄旅游面临的现状,应着重以“畅游澜湄”为目标,提升区域旅游便利化水平。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吸引一批核心城市加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以此为基础有序推动和扩大区域内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澜湄流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项国际开发的系统性工程。推动我国三省区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5国建立冬夏互补式国际生态旅游模式,有利于形成合作内容丰富、交流往来频繁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张海云表示。
推动澜湄经济高质量发展
缅甸外交部官员Htuann Naung认为,大多数亚洲国家都高度关注区域文化、传统和商业的良好合作,因此,“在澜湄流域可以尽可能多地实施合作计划”。
“小时候,每到棉花成熟的时节,常常看到很多农民在地里手工采摘棉花。长大后,我通过网络得知,中国农民使用机器一两天就能完成我们要花好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所以,借鉴中国的技术是很重要的。”裴丽娜最关注的是科技合作,“现代科技不仅应服务于经济发展,还应应用到生态保护中去。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好的经验,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好澜沧江—湄公河。”
范建华则更为关注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澜沧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减缓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维护沿江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保护澜沧江流域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普查与生产性保护,更加重视边疆多元民族文化这个软资源。
张海云表示,目前,澜湄流域国家已基本形成了以交通、能源为龙头,覆盖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贸易、投资、旅游、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框架。“未来,应努力构建澜湄流域的区域形象,并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入澜湄流域开发合作中,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动澜湄六国的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范建华进一步建议,应充分发挥澜湄流域的地缘优势,提升其对东南亚的辐射作用,谋划“澜沧江—湄公河生态·经济·文化带”建设。
“各国在对话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对方的文化。把各自的优缺点暂时抛开,沟通效果会更好。”龙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