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树立积极老龄观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前提。
树立积极老龄观要求全社会辩证看待老龄化。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公众“养老焦虑”情绪逐渐浮现。不可否认,人口结构的改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但步入长寿时代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百姓福祉的体现。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心愿。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节节攀升,体现了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卫生事业的飞跃。
树立积极老龄观强调要做实做细养老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条中国特色养老路径逐渐清晰。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9.1万家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嵌入式的服务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助餐、助洁、助医等专业照护。下一步要继续把各项服务做细做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树立积极老龄观呼唤全社会为老年人持续发挥人生价值创造更大空间。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这些“活力老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我们要珍惜老年群体这一宝贵资源,为老有所为提供条件,让更多老年人在人生下半场依然能够继续创造价值。
人口老龄化既带来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新的机遇。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容小觑。“银发经济”的加速崛起吸引了来自房地产、保险、医药、金融、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资本关注。截至2021年9月,我国今年已新增超3.6万家养老服务相关企业,进一步适应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韶光易逝,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如何有尊严地老去,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指引下,全社会将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共同守护2.6亿老年人的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