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人才创新生态系统
徐 芳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些都为我们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积极构建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同时,人才也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看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所谓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在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据引领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关键靠人才,如何构建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如何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探索。

第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要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第二,构建多元主体协调融合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在人才创新生态系统中,政府是制度创新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原始创新主体和人才培养主体;企业是价值创新主体;中介机构是服务创新主体;金融机构是创新投入主体;用户是创新应用主体。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为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要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第三,构建绿色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应该拥有让人才“宜居”和“宜业”的高质量生活环境。绿色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包括人才的生活环境和区域的自然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要坚持社区国际化、生态化与数字化的建设理念,构建满足人才生活工作需求的环绕式绿色生态系统,打造有利于国际前沿学术交流的资源平台,高标准建设符合科创人才需求的软件和硬件环境。

第四,构建开放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同样,构建人才创新生态系统也要用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构建开放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营造一个鼓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协同开放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

第五,构建共享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共享发展成果;要加强区域间网络化合作,实现人才和智力资源共享,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发展优势互补;要加强个体间、组织间、系统间网络化合作,鼓励协同行动,构建具有相互依赖性和共享性的治理结构;要积极优化完善服务网络,搭建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国际合作联盟等,切实构建共享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

整体上看,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化人才创新的制度环境,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机制,加大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宣传,对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适时跟踪评价,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让更多优秀人才在具有安全性、开放性、多样化、激发灵感、平等交流、大胆创新、共享奉献的平台中努力工作,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