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生态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伟大事业。
沙漠地区植被种植成本高,经常要一次造林种草、多次补植补造,当地政府财力又有限,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过程中当地先后引进了20多家企业参与治理。必须清醒地看到,治沙的公益性高于经济性,一些治沙市场主体在生态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因而缺少可持续参与沙漠生态治理的动力。
因为一些工程款回款比较慢,有时候还是通过实物顶账,所以当地农牧民参与治沙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减弱。这些年,库布其治沙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还为老百姓创造了诸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老百姓认可库布其治沙,但真正从脱贫到致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该如何激励企业与群众继续参与沙漠生态治理、让治沙可持续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其次,充分发挥金融在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向相关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为绿色项目注入金融活水。
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创新推广库布其治沙模式,在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的同时也为治沙市场主体打开市场。
只有让治沙市场主体有机会获得合理回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才能保证治沙事业的可持续性。当然,治沙企业也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不宜贪大求全,只有坚持科学创新,才能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惟有算好“生态”“经济”“民生”三本账,理顺“社会公益”“短期利益”“长期效益”三方关系,治沙事业才能真正做到绿富同兴、绿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