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某企业于去年6月和今年7月先后被重庆市和贵州省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近日,该企业在贵州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时被信用拦截,限制办理。为了能完成相关交易,该企业主动履约,在支付涉案款项后,得以恢复正常进行公共资源交易。
近年来,贵州省借助大数据手段,通过跨部门联动、建立联合惩戒协同机制,多平台联通、构建全域封闭治理环境等措施,构建起覆盖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措施规则统一,信用信息自动推送、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联合惩戒自动实施、自动记录、自动反馈的信用联合惩戒格局。
截至目前,贵州省失信联合惩戒平台已与41个行政主管部门、32个交易平台、各级政务服务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联合信用奖励等部门系统实现技术对接和数据交互,上下联合、覆盖全省的一体化联合惩戒平台体系已全面形成,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换个“马甲”转战异地投标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长期以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着信用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失信惩戒规则不一等问题,一些招投标主体在此处失信却能在异地参与交易,影响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针对这些痛点、堵点,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9部门于2019年10月联合印发关于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对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联合惩戒的通知,确立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招投标活动中建立“逢办必查、失信必惩”的信用核查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将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代理机构和投标人挡在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大门”之外。
贵州明确提出,在项目入场登记环节经核查被确认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代理机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拒绝其入场。对投标人的核查则更为严格,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招投标活动中的注册登记、资格预审、购买文件、现场开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等各项关键环节中,均要全面核查其信用信息,一旦有投标人被新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被取消其投标资格。而对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参加投标活动的,只要有一个成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整个联合体会被视为失信被执行人,同样不能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
贵州明确由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将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时、全部推送至贵州信用联合奖惩平台;该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财政、住建等部门作为响应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招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各部门同步发力,快速推进联合惩戒落地见效。
据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该省还打通了全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据接口,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联合惩戒平台与发改、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政务服务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信用联合奖惩、信用信息等平台实现系统对接与数据交互,形成共享共治、封闭运行的公共资源交易联合惩戒体系,确保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落到实处。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21日,该省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累计查询交易主体信用信息343万次,依法惩戒失信交易主体5800余次。
如今,诚信担当正成为贵州公共资源交易各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公共资源交易的精准化、科学化、便捷化水平显著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不断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