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姿独具方美丽
孙现富

立足本地实际,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努力体现农村田园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乡情乡愁。

农村美不美,关系到百姓的“幸福值”,也是乡村振兴的“试金石”。现实中,一些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既有“质量颜值”又有“特色韵味”的美丽新村居和美丽庭院示范户。这种立足本地实际,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努力体现农村田园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做法,显然有利于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乡情乡愁。

美丽乡村关键是“美”,主体是“乡村”,不论是田园风光还是舒适宜居,都要突出地方特色。比如,在江苏省金湖县,水是当地最灵动的元素,当地借助一泓清水做规划,让波光粼粼的湖水文化贯穿始终,既擦亮水名片,又弘扬水文化。类似案例还有不少,如山东省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固堆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寨,当地政府在乡村提升中,围绕“修旧如旧、外朴内雅”的修建原则,将村里多处古亭院落打造为乡居精品民宿,并结合农耕文化和水浒文化,复建了黄土矮墙古戏台、菜园铁锅农家饭,让游客零距离体验乡间淳朴,住进货真价实的“龙山古寨、花海田园”,实现了乡村整治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七分靠规划、三分靠落实。在规划上,既做到突出地域特色,又不脱离实际,真正激发乡村内在的潜力和活力,要留住乡愁,让老百姓住得适宜、舒心,既邀请做规划的人在创新方面展现新意,还可以邀请乡贤百姓共同参与,集思广益。

实施中,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以乡村之长呈田园之美,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最大可能保持乡村特色。要减少不必要的大拆大建,坚决杜绝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切实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让广袤的乡村富起来、美起来,让一个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汇聚成共同发展繁荣的美丽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