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疫苗。疫情暴发以来,中方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和相应技术支持,为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加强全球抗疫合作作出积极贡献。在疫苗国际合作中体现出中国的责任担当。
疫苗公平分配关乎全球战疫成效。据统计,超过70%的高收入国家已为其40%人口接种新冠疫苗,但低收入国家接种率却不到1%。世卫组织近日指出,高收入国家曾承诺捐赠超10亿剂疫苗,实际兑现却不到15%。以至于西方舆论不得不承认“新冠疫苗缺乏公平可及是一场‘公共卫生悲剧’”。
面对疫苗公平这个当前人类社会最严峻的道德考验,一些国家自私自利嘴脸暴露无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破解全球疫苗“分配赤字”,中国尽己所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疫苗公平可及,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
迄今为止,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将近12亿剂疫苗和原液,居全球首位;在15个国家已经或正在建设疫苗原液灌装基地,打造当地疫苗生产中心。如欧洲首个中国新冠疫苗工厂9月初已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开工。实打实的举措,让世人再次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加强疫苗国际合作,中国坚持走真正多边主义道路。疫苗是拯救生命的希望,不是逐利工具,更非政治筹码。一直以来,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队”,用实际行动反对“疫苗民族主义”,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中国疫苗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的第一批疫苗,为全球抗疫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说,中国捐赠的疫苗犹如隧道尽头的光芒。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表示,中国疫苗“为当地抗疫带来希望的甘霖”。
加强疫苗国际合作,中国筑牢全球“免疫长城”。开展“春苗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海外侨胞尽早接种中国或其他国家的疫苗。不仅如此,中国还“授人以渔”,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在中国帮助支持下,阿联酋、埃及、印尼、巴西已分别成为所在地区首个拥有新冠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
当前,全球疫情远未结束,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秉持人类共同价值和天下大同情怀,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疫苗国际合作、消除“免疫鸿沟”和实现可持续经济复苏作出力所能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