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掂掂二点四万亿元的分量
佘惠敏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达到24393.1亿元。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6万亿元,是中国GDP历史上首个“百万亿元”。超2.4万亿元的研发投入,意味着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与GDP之比为2.4%,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近11年来新高。

这个研发投入强度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根据经合组织(OECD)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2019年经合组织研发强度接近2.5%。其中以色列和韩国研发强度达到了4.9%和4.6%,强度最高;美国、德国、日本均突破3%,分别为3.1%、3.2%、3.2%。

相比少数发达国家3%以上的高投入强度,我国2.4%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虽有差距,但已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从研发经费总量看,我国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从研发经费涨幅看,我国近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增长均超过10%,增速领跑全球。

可以说,2.4%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对中国这样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来说,堪称慷慨大方,充分体现了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如牛毛。科技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投资,似乎不如民生投入或安全投入那样紧迫,因此总有人质疑大规模科研投入的必要性。在GDP过百万亿元的同时,研发投入超过2.4万亿元,必要性体现在哪里?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经济规模越大,遇到的风险挑战就越大。GDP过百万亿元,更应居安思危,增强实力,防范风险。

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历看,经济增长充满变数,一些曾创造过增长奇迹的国家和地区,在遭遇冲击后经济衰退,堪为中国的前车之鉴。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却在90年代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一落千丈;曾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低迷,被称为“失落的30年”;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曾创造高速增长的“东亚奇迹”,却不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20多年来复苏乏力,除韩国外都难以摆脱经济疲软的阴霾。

对中国来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科技创新又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一个经济体的科研实力,常常随着其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强。研发投入强度,也是经济转型力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用2.4万亿元的研发投入,为百万亿元的中国经济买一个积蓄潜力、稳健增长的未来。这笔生意,你说值不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