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3日讯(记者佘颖)“‘双减’政策到今天出台正好两个月,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的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其中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在23日教育部举行的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通报了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的数据。
按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目前,各地学校正在落实作业管理通知要求,制定完善作业管理办法。根据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直报的信息,截至9月22日,全国有16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填报了有关信息,其中98.2%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2.1%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64.3%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截至9月22日,全国有10.8万所学校已经填报了课后服务的信息,其中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有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85%,其中71.2%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有534.5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占这些学校教师总数的86.2%,另聘请了20.6万名校外专业人员参加课后服务工作。
“总体看,新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呈现了新变化新面貌,社会反响良好,学生学习回归了校园,回家写作业时间短了,在小区里玩的孩子多了,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吕玉刚说。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透露,目前教育部已牵头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指导各地迅速成立校外监管专门机构,建立“双减”工作专项督导半月通报、各地日报制度和专报机制,制定了“双减”工作台账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培训机构监管平台。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出台了学科类培训范围界定、“备改审”、“营改非”、培训材料管理、培训人员管理、查处变相违规培训、加强收费监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课后服务、建立监测机制、培训机构登记等11个文件。据了解,“备改审”“营改非”、收费监管等文件,全部提出到今年底完成相关任务,为各地工作留出了操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