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暂停的深圳第二次土地集中出让近日发布公告称,土地出让溢价率将由45%调整为15%,达到溢价率上限后将摇号决定买家。这两天,广州、杭州等地也发布公告,不约而同地把溢价率设定在15%甚至更低。此举反映了各地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要求、坚决稳地价的决心,但如果据此就认为“土地财政”将因此落幕,则言过其实。
此次土地出让溢价率下调的原因是,年初实行的首次土地集中出让并未收到预期政策效果,22个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依然火爆,溢价率不降反升,楼面价再创新高。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约谈有关城市负责人,中央层面召开房地产调控电视电话会议,并叫停了第二次土地集中出让。
多年来,很多地方对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倚重较大,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些地方或明或暗试图增加土地收入,如在调控中玩起数字游戏,通过提高起拍价等方式调整溢价率,或通过各种名目增加实际地价。土地出让溢价率降低仅是部分减少土地出让收入,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地方财政倚重土地出让收入的事实,不会根本上触及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要改变“土地财政”现状,须从根本着手,改革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同时发展地方经济,从而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