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9%,我国建筑建造和相关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42%。围绕着“国内外城市和建筑节能减排”主题,国际金融论坛(IFF)8月26日在北京举行2021年第五期学术会议暨全国低碳日特别活动。与会嘉宾普遍强调,建筑行业脱碳对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表示,根据联合国测算,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部排放量的75%;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间经济发展竞争也已转向经济发展与减碳双轨竞争,这种竞争有利于提升新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避免城市对“工业文明思路”发展路径的依赖,同时城市还可在各类数字技术创新中灵活选择实践,实现减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凯表示,除了从建筑、交通、电力、工业等方面推动城市碳减排之外,还可从城市群和城市社区两个层面着手。当前,我国城镇化呈现人口积聚现象,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对此可通过开展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升级、绿色低碳建筑统一推广等推动城市群碳中和。此外,针对大规模城市内部差异性,可学习国际经验推动城市零碳社区建设,比如新加坡在住宅区推行的立体绿化和水循环生态系统。
“推动低碳转型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德国汉堡工业碳排放占比较高,因此其减排路径侧重经济转型;法国巴黎以旅游、文化等服务业为主,其减排政策侧重消费行业脱碳。”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分享了其他国家推动城市碳中和的经验。她还建议,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经济激励机制,比如东京碳交易市场在推动大型商业和工业建筑物碳减排方面起到较大作用。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元丰表示,建筑行业碳减排是全球难题,预计至2060年全球建筑面积将翻一番,新增建筑面积将超过2300亿平方米,行业碳排放量也将持续上升,对此需要建筑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同时,碳中和将驱动建筑业发生革命性变化,在建筑上布置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风机等设施,可以使其成为“能源互联网的节点”,而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使用,对建筑各时段能源生产和耗能的检测分析,将使其成为巨大的“数据获取终端”。
“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为71年、美国为43年,而我国仅有30年,并且当前低碳发展尚未和我国经济发展脱钩,而欧盟和美国已基本脱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波荣表示,“在此情况下,建筑行业碳减排要避免运动式‘脱碳’,避免将碳中和等同于各行业零排放、将建筑行业碳中和等同于零碳建筑等误区,需科学系统推进跨部门、多尺度、全链条协同创新,在源头减量、设计创新、能源替代以及颠覆性技术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