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慧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建筑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打造出了“中国建造”品牌。面向未来,建筑行业如何转变生产方式?如何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低碳转型等多方面对建筑业提出了新要求,建筑行业如何应对新形势?
陈云:“十三五”期间,我国建筑业总体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020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创10年来最高纪录。不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也积累了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产值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劳动生产率仍相对较低。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这为建筑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对建筑业转变生产方式、全面走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出新要求。中央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的主导力量,应当在建筑业转型升级中作出表率,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中打响“中国建造”品牌,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首先要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当好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力军,找准定位,发挥特长,为促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服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要优化现代产业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国家重大项目协同,深度参与各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基地项目和产融结合项目。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发挥稳定市场主体作用,强化公益民生服务能力,做好稳定就业表率。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和区域规划,努力融入当地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创造、开发及运营项目。
记者:“十四五”时期,建筑行业如何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寻求出路,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陈云:建筑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集聚度、技术集聚度也都很高。在建造技术、建造装备方面寻求突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要坚持创新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三个转变”为引领,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重点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着力解决重大工程存留技术问题,大力提升盾构设备、大型疏浚设备、港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集成和服务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研发的投入,以基础创新引领链式创新,带动产业基础能力、核心共性技术、高端应用技术协同提升。
同时,面向自主创新发展需要,健全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管理结构,加强自主创新组织领导,规范创新过程管控,提升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形成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转化相配套的梯次研发体系。加强国有科技型企业中长期激励措施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与创造热情。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请问建筑行业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
陈云: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建筑企业突破传统业务、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要大力推进建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构建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不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赋能智慧建造,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着力提升智能化管控能力,推动生产现场全要素、全过程的自动感知、实时分析和自适应优化。推动“智慧工厂、数字车间”建设,开展建筑工业化协同制造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工业企业协同和各环节资源的共享。
记者: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中央建筑企业如何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陈云:作为中央建筑企业,要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目标,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职能,保障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职权落实。
要以产业发展效果和管理运营效率“双提升”为导向,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健全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全面推进组织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实践,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