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运热”带动爆款生意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当全国人民关注杨倩为中国拿下东京奥运首金时,在浙江义乌,电商啊喔鹅旗舰店负责人俞文勇把目光放在了冠军头上的小黄鸭发卡。他快速将这款小黄鸭发卡在店铺做重点推荐,同时调动合作工厂储备货源,10万件要抢在24小时内生产完成。

除了小黄鸭发卡,东京奥运会期间,冠军金句设计款中华面碗、“我的时代来了”T恤等纷纷走红。在义乌饰品产业带,“与时间抢销量”的爆款故事已成为网店店主和制造工厂的常态。热点事件一小时内,盘清同款数量快速上架电商平台,抢占第一波关注度,24小时内,完成热销饰品的再生产,借热销势头线上线下批发零售同时推进。

“这其实对商家的要求很高,既要懂得预判热搜潜力,又要及时实现工厂的快速反应,如果热搜出现了,但网店同款还没上,基本上就会错过一个销售风口。”俞文勇说。

爆款出现后,网店商家会快速寻找原本货源的工厂,实现再生产。若无现成货品,则迅速找到配件自行加工,应对线上纷至沓来的订单。这要归功于整个义乌饰品产业的电商化。

2015年之前,义乌商家超过九成订单都是外贸订单。以往,外贸订单的客商提前一年到半年订货,工厂有条不紊地制定生产计划,按期交货。

而义乌饰品产业带电商化的背后,也是整个产业带的变革。“订单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是商家给的小规模订单,用来去市场上投石问路,还有一些突然的爆款订单,订单零碎化以及订单波动性非常大。”一名工厂负责人介绍,工厂也开始做出相应调整,要有更为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既要能接小单,也要能接急单。

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黄日涵认为,义乌的小商品速度是中国的一个制造业奇迹,是数字经济跟中国特色制造业生态结合的重要突破。这改变了饰品行业原有的贸易模式,为传统产业找到了一条新的数字化增长路径。

好巢创始人蔡泳训来自广东潮州一陶瓷家族。借着奥运东风,他花3天时间迅速上线奥运金句面碗,把爆火的冠军流行语集中呈现在一个面碗上,8月3日在网店开启预售,成了网红商品。借助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赋能,线下工厂正通过优质的设计和完善的供应链,快速实现定制、生产全链路。

“中小企业活力与健康程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他们在奥运经济中的表现同样展现了国家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创新力。”在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看来,中国工厂原本就有着完整的生产能力,它和电商平台这个消费趋势的风向标产生化学反应后,充分彰显出互联网的“快”和中国工厂的“能”,最终让各种热点和创意都获得快速落地的实现能力,也让人们的消费热情得到充分释放。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