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特色发展之路
记 者 韩秉志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与我国应对外部复杂严峻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也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约4.7亿人次,同比增长49.5%;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2.8%。一份亮眼的半年消费“成绩单”,不仅让人见识了“北京购物”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北京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初步成效。

对北京而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优势条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从消费地位看,近年来,消费对首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从消费影响力看,北京消费市场对国际高端品牌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主动首发、首展、首秀北京。可以预见,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率先开创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

当然,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非只是简单看能够吸引多少游客前来,或者能促进多少消费来衡量评价,更要看这座城市的服务供给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服务能力和服务环境是否能够达到消费者认可的国际一流水平。为此,需要坚持消费供给与消费需求两端发力,坚持品质提升与规模发展并举。不同类型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应该找准其城市禀赋和消费特点,决定相应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期打造出竞争优势。北京应抓住后疫情时代和冬奥等契机,持续增加身边公共体育设施、打造国际冰雪消费目的地,培育一批健康、体育、教育等服务消费品牌。今年以来,北京已开始实施包括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消费环境新高地创建行动等在内的“十大专项行动”,以期培育建设具有北京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要加强政策资源的统筹协调与协作配合,形成制度合力,方能在打造引领全球消费发展创新高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