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比亚东北部的边境地区,一条长103公里的道路穿越东非大裂谷的森林,通向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口,为赞比亚运送物资。但是,这条交通大动脉正面临年久失修的困境。由于重型卡车对路面的破坏十分严重,道路通行效率并不太高。
2018年,赞比亚政府与中建博茨瓦纳公司签约,希望对这条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拉动赞比亚经济发展的“黄金之路”。
项目成立以来,面对种种施工难题,中国建设者发扬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铁军精神”,以科学的管理和过硬的素质,带领当地工人攻坚克难,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项目签约后,中建“开荒者”便来到当地,着手建设项目部营地。总工长曹永平和年逾五旬的老工长祝永江挑起项目临时建设的重任。曹永平更是在抵达赞比亚的第二天,就立即投入到项目部营地的清场施工中。
项目部原本为两位“开荒者”在附近的城镇安排了住处。但考虑到住所距离项目所在地较远,二人主动提出睡在洒水车的后排。回忆起当时的“风餐露宿”,祝永江记忆犹新:“我们吃在草棚里,住在汽车上。多熬一熬,能给项目抢出不少时间呢。”
盖房没有砖,他们便到附近村落,挨家挨户去买;沙子买不到,他们就向当地政府申请,自己到河里去淘……在施工材料极为匮乏的前期阶段,中建“铁军”先锋不分昼夜地赶工,仅用23天就使营地初步达到住宿条件,使项目“大部队”能够顺利进场开展工作。
2019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后,中国建设者继续发扬“铁军精神”,在恶劣环境中克服困难、开展工作。为合理调配现场70余台机械设备,提高机械使用率,生产经理吉风龙将现场施工进度和机械工况条件都熟记于心,在施工月计划、周计划的基础上,提前对施工日计划不断修订完善,确保机械不“窝工”,大幅提高项目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经理吕善来白天在现场登高爬低,上石山、测标高、取石样,确定石方开挖技术方案;下沼泽、看水文、探地质,制定涵洞施工技术方案;晚上回到办公室后,还要绘制施工图纸,计算复核测量数据,制定施工技术方案。
赞比亚传染病肆虐,项目沿线也是疟疾高发区。项目部采取多种方法预防疟疾,尽全力保证员工生命健康。后勤部门准备了充足的蚊帐、蚊香和抗疟药物,营地卫生清洁、喷灭蚊药、锄草工作也没有落下。但奈何当地的蚊子太“毒”,大蚊子隔着牛仔裤能在腿上叮个包,小蚊子也能钻进两层蚊帐。项目开工两年多的时间里,不少员工都经历过“打摆子”。不过,没有一位员工打退堂鼓。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项目所需的沥青进口受阻,施工进度面临巨大挑战。项目管理团队通过与业主、监理反复沟通,申请修改施工计划,加紧解决施工材料供应问题。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项目进展总体顺利。截至2021年7月,项目已完成路基处理65公里,完成沥青混凝土铺设40公里,预计2022年10月竣工。
赞比亚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施工。赞比亚总统特别助理、国家项目监督执行官奇拉在视察项目时表示:“在疫情挑战下,中建取得的成绩值得称赞。”赞比亚财政部长甘杜也表示:“目前项目推进得很好。”
“正是因为项目保持了中建一贯的‘铁军精神’,我们在各种困难面前才能经得住考验。”项目经理鲁成明告诉记者,项目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他们将继续努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