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1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检融合发展以来海关首个5年发展规划发布——
促进双循环顺畅联通
本报记者 顾 阳

7月27日,海关总署正式发布《“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从服务国家大局、强化动力支撑、体现海关特色3方面明确了海关未来5年发展的42项任务举措,这是关检融合发展以来海关编制的首个5年发展规划。同时,《规划》明确,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基本建成。

《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关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重要交汇节点作用,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联通。“海关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一些有针对性的任务安排。”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说。

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规划》提出,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提升沿线贸易安全与便利化水平。未来,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监管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国内集结中心将实现从“点到点”向“枢纽到枢纽”升级,发布“一带一路”货物贸易指数,与沿线国家贸易交往将更加畅通便捷。

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规划》明确,将探索建立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以信用管理为基础,通过政策叠加、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对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落实服务贸易强国战略,支持做强做大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引导企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大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支持力度;促进国际新型贸易发展,创新适应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在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方面,《规划》同样作出明确要求。

此外,《规划》还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加快口岸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对海关立足国内大循环、服务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作出部署。

在延续此前“AEO互认国家(地区)数量”“海关业务信息化应用覆盖率”等指标的基础上,《规划》新设“与境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国家(地区)数量”“进口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国际卫生港口岸创建数量”等5个发展指标。

“新指标的设立,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海关对于关检融合发展的要求。”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张东介绍,国际卫生港口岸数量是体现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未来5年,将通过建设35个国际卫生港口岸,提升我国口岸快速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按照《规划》,未来5年,我国“一带一路”海关国际合作机制将从2020年的53个增加至2025年的90个以上,与境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国家(地区)数量将从目前的1个增加到15个,AEO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将从42个增长到60个以上。

“十三五”以来,口岸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但海关改革仍有较大空间。对此,《规划》提出,围绕“拓围、提质、增效”目标,更高质量、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未来这一改革将从通关流程环节的一体化拓展到海关全业务领域的一体化。”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解涛说,将进一步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加强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耦合。

深化“放管服”改革也是海关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解涛表示,未来海关将继续推进行政许可事项的精简,不断拓展“多证合一”“双随机、一公开”等改革,持续创新监管模式。

“《规划》以通关一体化改革为牵引,关联耦合、压茬推进海关各领域改革,着重在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进行细化安排,特别是对‘全面提升服务决策能力’进行专门部署,必将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李魁文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