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十二版)
511 刘小凤
刘小凤,女,汉族,1967年10月生,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微波传输中心高级工程师。
在儿子脑瘫残疾、丈夫患病去世的双重打击下,刘小凤自信坚强、乐观向上,用爱心孝敬公婆,用信心育儿成才,把一个连吃饭走路等生活技能都无法独立完成的脑瘫儿童培养成“荣誉研究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1992年9月,刘小凤的儿子出生不久被诊断患有脑瘫,面部、双手、双脚均严重畸形,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写字、走路。儿子到了入学年龄却不能跨进学校大门,刘小凤和家人就买回各科教科书,在家辅导孩子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2011年,“高中毕业”的儿子开始憧憬大学校园。刘小凤多方联系,积极沟通,最终儿子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无法握笔写字是考试的最大障碍,他只能做选择题。尽管如此,所有科目选择题总分280分,儿子考了262分,其中数学科目选择题部分得了满分。毕竟,262分的考分太低,儿子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大学梦似乎就要破灭。刘小凤没有放弃,孩子也不愿放弃。经过多方努力,兰州大学接纳了儿子。儿子终于踏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以旁听生的身份成为兰州大学 “2011级本科生”。如今,儿子已在兰州大学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正在攻读博士。儿子的经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励志榜样,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领导授予他“荣誉研究生”称号。
2008年刘小凤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她既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又要照顾年迈的公婆,生活的担子更重了。她坚持每周带儿子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老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尽心操持。为方便老人生活,刘小凤把自己的电梯房留给两位老人。公公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和闺女一样亲。
刘小凤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12 刘秀祥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刘秀祥从小照顾患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长大后去外地求学也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用孝心孝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刘秀祥4岁时父亲去世,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外出打工,留下他同患有精神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相依为命,他幼小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读初中时,他带着患病的母亲一起进城,与母亲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建一个草棚居住,靠捡废品、打零工等维持生活。上高中期间,他带着母亲,租下农家闲置的猪圈当家,继续打零工、做家教维持生活。2008年高考,考入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之后,他又背起母亲远赴异乡求学,坚持边上学边打工照顾母亲。在大学里,他用打工挣到的钱资助3名中学时一起捡废品的弟弟妹妹继续上学,其中两人考上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工作,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教书育人。
从走上讲台那天起,刘秀祥就将全部心血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除了照顾母亲外,他大部分的收入和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他曾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争取到资助金1000多万元,资助学生2700多人。
刘秀祥荣获全国最美教师、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513 刘明启
刘明启,男,汉族,1985年2月生,黑龙江省北安市杨家乡新荣村大架子屯村民。
刘明启像对待亲人一样,全心照顾一对父子,用20年时光诠释人间大爱。乡亲们称赞他是有孝心、有情义的好青年。
同村村民崔久成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母亲去世早,父亲年老多病,生活十分艰难。16岁的刘明启隔三差五地就往崔家跑,为他们送吃送喝,帮着打扫卫生、干农活。刘明启的哥哥也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低保政策出台后,村委会见刘明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主动照顾崔家父子,生活压力很大,就主动为刘明启的大哥争取了低保的名额,但刘明启却说:“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需要低保的人还很多,先给他们办吧。”
2005年,刘明启结婚后的第三天,就在全家人特别是新婚妻子的支持下,把崔家父子接回自己家照顾。父母、大哥、奶奶、姥姥、崔家父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2008年,崔父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刘明启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给老人洗脸擦身、喂饭喂药,半夜还要起来给老人翻身,一照顾就是3年,直至老人去世。2008年,崔久成行动有些不便,刘明启带他去北安、哈尔滨的医院看病,来回的路费、诊疗费、药费一次就花了1万多元。
女儿出生后,妻子需要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地里的农活都落在刘明启一个人的身上。农忙时节,他一边抢时间种自己的地,一边还靠开大型机械代耕挣钱。有一次秋收,他一干就是六天六夜,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随便吃口东西,累了想想自己的一家老小,一下子就精神了,他觉得为了他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刘明启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14 刘羲檬
刘羲檬,女,汉族,2001年3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
刘羲檬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打理家中大小事情,用柔弱的双肩为母亲、为整个家庭撑起一片天。
刘羲檬出生后不久,母亲生病瘫痪在床,父亲离家出走,刘羲檬被寄养在姨妈家。3岁时,她回到母亲身边,开始学着拿馒头、黄瓜喂母亲。她4岁学做饭,锅台高,够不着,只能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脸和胳膊不时被沸腾的米汤、飞溅的油滴烫伤。6岁开始,她每天帮母亲穿衣、洗漱。每次帮母亲如厕,对年幼的刘羲檬而言,都是历尽艰难。有时力气用尽,母亲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为了不让母亲受伤,刘羲檬用瘦弱的身体挡护倒下的母亲和沉重的椅子,经常被砸倒在地。在母亲的哭声中,她挣扎着站起来,安慰着母亲,又一次继续,她经常被砸得伤痕累累。
上学后,由于学校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为了不让母亲饿肚子,早晨上学前,她都会做出两顿的饭菜,端到母亲床前手能摸到的地方。晚上放学后,她小跑着回家,给躺了一天的母亲翻身擦洗,做好晚饭,把家里打扫收拾好。
由于长期瘫痪,母亲全身大部分关节都变形扭曲了,非常疼痛。听说按摩可以减轻病痛,刘羲檬10岁时便学会中医按摩,每天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揉、点、按、压着母亲的穴位。10年过去了,她坚持每天为母亲按摩,现在每个部位的轻重她都拿捏得很好。
刘羲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优异,在得知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录取后,她当即决定:“带着妈妈上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照顾母亲。
刘羲檬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当选感动龙江年度人物。
515 衣爱娟
衣爱娟,女,汉族,1953年7月生,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梅桥村村民。
衣爱娟淳朴善良、为人诚恳,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自己的婆婆、养母和生母,以孝心和孝行诠释孝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被邻里传为佳话。
婆婆在世时,衣爱娟处处顺着婆婆,从没和婆婆红过脸。婆婆自1986年搬来与他们夫妻同住,一起度过了34年。衣爱娟每天早起去市场买回新鲜的蔬菜,变着法儿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婆婆爱吃瓜子,但没有牙齿,衣爱娟就剥好瓜子仁放在小碟子里,方便婆婆随时食用。婆婆早上爱吃花生酱拌粥,家中就准备了多种不同口味的花生酱。早上起床后,她首先要到婆婆房里嘘寒问暖,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去老人屋里,看看被子盖得严不严,老人睡得好不好。婆婆爱干净,衣爱娟每天都帮她擦洗身体,一年到头不曾间断。
养母有咳嗽的老毛病,因为季节和气候变化常常发作。衣爱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丈夫商量后,她暂时放下地里的农活,在家专门陪伴养母。在她精心的照顾下,养母慢慢好转康复。
2020年,享年107岁的婆婆和100岁的生母相继去世,衣爱娟全心全意照顾养母。在衣爱娟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继承了妈妈的良好品德,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个大家庭的老老少少都会相聚在一起。周围的村民被衣爱娟的孝心感动,纷纷学习仿效,整个梅桥村形成浓厚的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
衣爱娟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其家庭被评为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516 许迎春
许迎春,女,汉族,1971年1月生,国家管网北方管道锦州输油气分公司职工。
许迎春是公婆眼里的亲闺女,是帮助重疾丈夫实现公益梦想的好伴侣。19年间,她始终如一,操持家里家外,精心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奉孝床前为公婆养老送终,用真情和孝心撑起一个温暖有爱的家。
许迎春的丈夫谭纯慧从小患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症(俗称“瓷娃娃”)。2002年,许迎春千里迢迢从四川远嫁到辽宁锦州,陪伴在谭纯慧身边。许迎春的丈夫虽然身患重度残疾,但身残志坚。作为网站新闻编辑,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时分。不管多晚,许迎春都一直陪在他身边,或者帮其整理资料或者为其按摩。为让丈夫释放工作压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许迎春考取驾照,开车带着丈夫去旅游。为帮助丈夫实现公益梦想,许迎春考取社工证,帮助丈夫成立锦州市“瓷娃娃”爱心协会,为危重病残疾人士提供救助服务。如今,在许迎春细致入微的照顾下,她的丈夫58岁依然精神饱满地工作。
2016年,许迎春的婆婆患重病,生命垂危,经过她的精心照料,转危为安,但从此坐上轮椅。天气好时,许迎春就带着丈夫和婆婆一起到公园、商场逛逛,每次出行她都要来回搬动两个轮椅,分别抱着丈夫和婆婆上下车。2020年,88岁的婆婆卧床不起,临终前的3个月,她每天下班后陪在身边昼夜守护,尽全力悉心照料。
许迎春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17 孙梅丽
孙梅丽,女,汉族,1968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永兴社区居民。
孙梅丽的公公婆婆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经常需要住院疗养。多年来,孙梅丽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在两位老人身边悉心照料,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孝道与真情。
孙梅丽的婆婆患有帕金森、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2003年,公公因为心梗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两位老人每年要住院两三次,每次住院,孙梅丽都在病床前细心伺候,尽心尽力为老人调理膳食。20余年来,她精心照顾老人生活,抽空就到处为公公婆婆求医问药,在当地树立了“好儿媳”的典范。
2009年4月,孙梅丽的婆婆因为腰部骨折在医院做手术,当时正值旅游旺季,医院附近所有宾馆都客满,找不到住处,孙梅丽夫妇两人轮流排班,一人陪在病床前,一人就窝在车里过夜,整整持续一个星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孙梅丽积极把家庭的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全社会,成就大爱。她发起成立的三门峡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已吸纳志愿者1.5万人,先后成立10个“关爱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队,累计为敬老院、社区560名老人提供服务78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2万多小时。
孙梅丽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18 李洪生
李洪生,男,汉族,1947年9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一社区居民。
40多年来,李洪生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妻子,用真爱为妻子撑起一片晴空。不离不弃,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
1968年秋天,21岁的李洪生经人介绍结识了王华清,一年后结婚。从1975年开始,妻子时常觉得四肢无力,李洪生带着妻子到乌鲁木齐各大医院求医问药,但妻子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1986年,刚刚40岁的王华清已经无法行走。
1991年,王华清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绝望的王华清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李洪生温柔而坚定地对王华清说:“别担心,只要人在,家就在,我会一直陪着你。”因为李洪生的坚定和坚持,王华清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多年来,李洪生白天给妻子洗漱、喂饭、喂药,晚上定时帮妻子翻身。为了避免妻子久卧在床出现肌肉萎缩,李洪生坚持每天为妻子按摩,放松肌肉。家庭的困难没有让李洪生对工作产生懈怠,每天上班前,他都将妻子安排妥当才放心出门。
2007年李洪生退休后,成了妻子的“专职保姆”。王华清血糖高,李洪生就经常做一些苦瓜、山药等清淡的菜,每日三餐科学搭配。“他把我的嘴都养刁了!”王华清满脸幸福地说。2020年,王华清突然特别喜欢吃豆腐脑,一年多来,李洪生每天早上步行20多分钟为妻子买豆腐脑。他还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经常拉着王华清在农场周边散心。2015年老两口还回了一趟王华清的老家四川成都探亲。丈夫多年的陪伴与守护,让王华清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
李洪生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
519 杨会芳
杨会芳,女,汉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团员,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教师。
杨会芳从小就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她带着父母上学,书写了大孝至亲的感人诗篇。
杨会芳母亲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在她6岁时突发脑梗死,导致半身不遂。从此,在左邻右舍帮助下,年幼的她便扛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开始学习给父母洗漱、做饭、喂饭、喂药以及收拾家务。为了能让父母生活得好一些,她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就去打零工挣钱养家。在随后几年中,杨会芳家里又遭遇了不幸:母亲突发心脏病,父亲失明,随后又发生脑溢血并从此瘫痪在床……杨会芳变得更加坚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的病情趋于稳定。
18岁那年,杨会芳考上了大学。经过几天深思,她决定带着父母去上学。杨会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简陋小院,每天一放学,她就骑电动车回家照顾父母,有课的话再赶回学校。她总以坚强乐观的面孔出现在人前,从未主动跟人说起家里的困难。在校期间,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会芳带着父母求学的事情被媒体报道,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帮助。2012年一家医院主动联系她,将其父母接到医院的养老院免费照顾。
对于他人的帮助,杨会芳心存感恩,总是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工作后,在业余时间她经常投身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2018年杨会芳当选为河北省人大代表,积极为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提出建议,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会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0 杨善文
杨善文,男,汉族,1968年11月生,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中心小学教师。
40多年里,杨善文照顾重病的父母、关爱精神残疾的弟弟、拉扯年幼的女儿,生活对他“风雨交加”,但他用爱心、耐心、恒心支撑起这个家,用大爱书写至善人生。
杨善文14岁时,父亲因劳累过度患上慢性肾病,无法再干重活。不久,他的弟弟查出心脏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家里本就贫困,为给弟弟凑足医药费,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辍学回家,干农活、下工地,省吃俭用。一年后,在老师再三劝说下杨善文重返校园。学校离家有4公里路,他每天放学都跑回家,帮着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弟弟逐渐康复。没多久弟弟又患上了精神疾病,杨善文几十年来背着弟弟辗转多地求医。弟弟病情发作时割腕自杀,失血过多,他为弟弟输血,将弟弟救了过来。
父亲的肾病由于没有及时妥善治疗,2005年发展为尿毒症,生活无法自理,这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杨善文牵肠挂肚。一有时间,他就赶回几里外的家,为父亲端茶送药。为了支付父亲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费用,他利用休息日耕地种粮、做小工,任劳任怨。父亲心疼儿子,不愿治疗拒绝吃药,他总是耐心劝说;父亲心情不好骂他,他从不抱怨,几年如一日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换洗衣服。2010年父亲过世,两年后母亲又被确诊为胰腺癌、胃癌并发,住进了医院。四处借钱完成手术后,他把母亲背进了自己住的单位宿舍精心侍奉,自学打针、换药、清洗伤口、包扎伤口等护理技能。
因生活困难,妻子在女儿蹒跚学步时就外出打工,杨善文既当爹又当娘,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年幼的女儿。杨善文的孝行与仁爱使女儿耳濡目染,懂事的她也时常帮助做家务,为爷爷捶背。
杨善文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521 来代俊
来代俊,男,汉族,1933年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梁平区仁贤街道白鹤村村民。
在部队,他是英勇善战的装甲兵班长;在家里,他是可以倚靠的顶梁柱。来代俊六十三年如一日,不离不弃陪伴照顾病妻,含辛茹苦抚养4个孩子长大成人,用坚毅的肩膀撑起一个家,诠释着忠诚与担当的家国情怀。
1953年2月,新婚燕尔的来代俊在妻子的鼓励下,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前线,屡立战功。1958年,28岁的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孩子由于患病,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妻子受到打击,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只能长期吃药稳定病情。为了给妻子治病,来代俊跑了多家医院为她诊断、买药。一开始,妻子的治疗态度还算积极,慢慢地,只要一看到药,她就变得十分抗拒。为了“哄”妻子吃药,来代俊想尽了办法。日复一日,从吃喝拉撒到洗澡洗衣,他精心照顾着妻子。这一照顾,就是63年。
几十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妈,照料着孩子长大成人。为挣工分,来代俊背着孩子犁田翻土;为补贴家用,他趁赶场天到街上帮人剃头补鞋,成为远近闻名的“补鞋师傅”……来代俊还赡养并安葬母亲、继父、岳母等多位老人。即便如此,来代俊却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没提过任何要求。
2021年1月,90岁的妻子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人世。结婚70年服侍老伴63年的来代俊,送走老伴后思念成疾,住院一个多月。儿女带着各自爱人轮流照顾父亲直至出院。来家儿孙们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乡邻们以他们为榜样,孝老爱亲、仁贤厚德在这里蔚然成风。
来代俊入选“重庆好人”。
522 余晓惠
余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贵州省政府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2002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2013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18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3 邹 晴
邹晴,女,汉族,2001年10月生,共青团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学院学生。
邹晴从10岁起独自照顾患病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为了照顾母亲,她放弃进重点中学读书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卫生学校,后又考入大学学习护理专业。多年来,邹晴在哪里,她就把母亲带到哪里,悉心陪伴照料。带着母亲上学,邹晴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母亲擎起一片天。
邹晴的母亲患有先天性脑瘫和小儿麻痹症,父亲脚有残疾。2011年,邹晴的外婆和父亲因患癌症相继去世,留下孤儿寡母和为给外婆、父亲看病欠下的高额医药费。亲人离去和经济困境一度让母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10岁的邹晴坚强地从痛苦中站起来,想尽办法鼓励母亲、温暖母亲、逗母亲开心。由于母亲肌肉出现萎缩,无法正常行走,生活不能自理,邹晴每天清早起床帮母亲穿好衣服、洗漱、做好早餐,出门之前扶着母亲上完厕所;下午放学后立刻赶回家煮饭;晚上为母亲洗脚、擦身,料理家务。夜深了,母亲休息后,她才有时间做功课。2016年,邹晴以优异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她选择就读卫生学校。
读卫生学校后需要住校,邹晴作出一个决定:带着母亲去上学。邹晴带着母亲租住在学校附近,开始了“陪读”生活。2019年9月,已经毕业到卫生院工作的邹晴通过努力,考上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护理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大学期间,邹晴仍然带着母亲一起上学,尽管生活异常艰难,她都始终如一照料着母亲。在实习期间,工作、学习十分忙碌,她依然一如既往照顾母亲。在她多年的悉心照顾下,母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气色也越来越好。
邹晴荣获“新时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4 沙尼汗·艾塔木
沙尼汗·艾塔木,女,维吾尔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
沙尼汗·艾塔木心怀仁慈孝爱的心,无微不至照顾常年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孝心孝行建设幸福和谐文明家庭,她是社区家喻户晓的好儿媳。
沙尼汗·艾塔木的婆婆患有严重关节炎,不能走路,2005年病情恶化瘫痪在床。每到晚上,婆婆的腿疼得睡不着时,她就起来给婆婆揉腿减轻病痛。天气晴朗时,她把婆婆背到门口晒太阳,带婆婆到外面散心。每天按照婆婆的口味做饭,为老人洗脸擦身、按摩洗脚,服侍老人吃饭服药、换洗衣服。怕婆婆寂寞,还经常邀请邻居到家里来陪婆婆聊天。有一次婆婆生病了,她背着老人跑到1公里外的门诊打针。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沙尼汗·艾塔木却六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婆婆,直至老人去世。婆婆临终前流着泪拉着她的手说:“来世你还做我的儿媳妇。”沙尼汗·艾塔木孝敬老人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子女,也感动着左邻右舍,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找她聊天,时间长了,她的家成了“老人俱乐部”。
2010年春天,街道和社区找到沙尼汗·艾塔木,希望能在她家的小院开办居家养老点,让社区的空巢老人能有个幸福的晚年。在丈夫大力支持下,他们刷房子、铺地砖、打扫院子,首批8名空巢老人接到家里,“情暖空巢”居家养老点运行起来。因为服务周到、体贴入微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今,居家养老点共有36名老人,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0多岁,每一位老人在这里都得到她精心照顾,她也成为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沙尼汗·艾塔木的大爱情怀得到群众广泛认可,2017年,阜康市委投资150余万元建成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由她继续负责,为辖区60名老人提供“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养老服务。
沙尼汗·艾塔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下转第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