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物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1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恒和他的降尘“毛毛雨”
本报记者 柳 洁

高高耸立的塔吊吊臂上,数十个喷淋头一字排开,随着吊臂的旋转移动,工地上的一场“毛毛细雨”不期而至。“这是我研发的‘高空喷淋降尘系统’。”武汉毳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恒指着吊臂说,通过将水雾化,“高空喷淋”吸附工地现场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和杂质,既可以润湿地面,又能防止尘土重新扬起。

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李恒,大学三年级学习《机械原理》《流体力学》等专业课时,想到家门口工地上飞扬的尘土,萌发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工地降尘装置的想法。

为了调查扬尘污染,李恒来来回回跑遍了武汉近50家建筑工地,发现大都采用洒水车和地面喷头等方式进行降尘,覆盖面积小,效果不明显。“难道就不能在工地上随时随地的来一场‘降雨’吗?”李恒说。一次从工地走过,望着正在工作的塔吊,李恒突然有了灵感:何不从建筑工地的“高空”着手?

有了大量一手调查数据作支撑,他的研发思路渐渐清晰:根据塔吊高空作业的特性,把工地上的水源经过加压输送到吊臂的喷淋头,进行高空喷淋降尘,覆盖面广,效果才能好。但查遍资料后,李恒发现,这个想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塔吊是活动的,零部件设计非常讲究,国内一直都没人做出过类似装置。

尽管没有参考,李恒还是决定大胆一试。他实习时特意选择进入一家设计院学习建筑设计和给排水等技术,业余时间全部扎进工地,拜工人们为师,把工地当作实验室,终于解决了在吊臂上安装降尘装置的难题。

随后,李恒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技术攻关。他借来一处闲置的厂房,埋头做起了实验。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试验,李恒的设计降尘率达到了80%。“一个塔吊安装一套降尘系统,1小时耗2吨水。3个塔吊同时配合运行,一天开两次到三次就能满足工地降尘需要。”

2012年10月,李恒依托专利技术,注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把“毳雨”解释为毛毛细雨,“就像我的高空喷淋降尘技术。我要用自己研发的产品让环境变得更好。”李恒说。

研发难,推广更难。整整两个月,李恒先后跑了20多家建筑工地,磨坏了几双鞋子,产品一套也没有卖出去。大的建筑企业根本进不了门,一些小型建筑企业认为灰尘污染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而且购买降尘装置还需要产生额外投入,降尘系统销售并不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以实习学生的身份,进入某建筑工地,和施工方渐渐熟悉后,他试着向他们推荐自己的产品。该工地试用“高空喷淋降尘系统”后,降尘效果比较显著。幸运的是,这一幕被巡查的武汉硚口区建筑管理站工作人员看见,“他们一下子召集了100多家施工单位代表开现场会,让我做指导。”李恒说。

此后,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找到李恒,称赞他“为武汉人民做了件大好事”。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门组织的评审认为:该技术成果属于国内首创,在风速低于2级的情况下,可使工地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降低84%,温度降低3摄氏度至5摄氏度,养护混凝土的效果比人工好。

2014年,武汉市政府向全市推广该技术。这一消息让李恒看到了更多希望。“初创者的新产品并不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我在无数次被否定中,选择了坚持。”李恒告诉记者,对于初创者来说,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企业经营者单纯只为赚钱,不顾及企业形象、产品质量,很容易把事业做成“一锤子”买卖。

“目前,毳雨环保建立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管理体系,并制定了‘高空智能喷淋降尘系统’企业标准,全国已有500多个工地使用我们的降霾智能化系统。”李恒说,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公司也加快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有了专门的科研团队,“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我们不断改进产品,从机械化、智能化向上云化迈进”。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