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物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1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邬若军——
研发创新要勇于直面高难度
本报记者 杨阳腾

“经过20多年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我们从热敏电阻起步,核心产品涵盖各类热敏电阻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等敏感元器件及智能传感器,在行业内已具备领先优势,其中温度传感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技术和规模上均排名行业前列。”说起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领跑的“小巨人”,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邬若军认为,坚持研发、专注创新在自己多年创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别人搭建的舞台上跳舞,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搭起舞台。”

邬若军是技术出身,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专业毕业后曾留校工作两年,跟着老师在校创办过电子类企业,走出校门后也没有离开老本行。

1991年,邬若军来到深圳,并在两年后以技术入股形式与他人合伙创办了敏感元器件公司。

“第一次创业比较顺利,由于技术过硬,我们很快盈利。”邬若军回忆,当时资本方比较强势,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等方面介入过多,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身怀一技之长却要受制于人,这使他萌生了创办自己企业的念头。“在别人搭建的舞台上跳舞,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搭起舞台。”邬若军说。

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与技术积累,1999年6月,邬若军开始第二次创业,成立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PTC热敏电阻器进入通信行业。“这是我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邬若军一直看好敏感器件及传感器领域,创业之初就坚定要致力于开展热敏电阻器及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及制造。

传感器又称“电五官”,包含敏感元件、转换电路和接口电路。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1999年,国内各行各业用的热敏电阻及传感器基本都是国外进口产品,我当时就明确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与世界一流产品同台竞争。”邬若军说,这是由当时的行业现状决定的。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电子硬件制造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国内传感器技术研发起步晚,产品和技术工艺等基本靠国外引进。

进口替代并不容易,邬若军第一步就将目光瞄准了通信行业的标杆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当时,华为所需的PTC热敏电阻器主要用在通信交换机里,由日本及欧美供应商提供。1999年,华为在全球招标,邬若军了解这个情况后迅速启动项目,组建团队潜心研发。

“这个技术攻关需要下大功夫。”邬若军回忆,难点在于热敏电阻要求耐650伏电压的同时耐大电流,且需循环冲击20次不能有损坏。当时,国内企业做不出这样耐高压耐高流的PTC热敏电阻器产品。邬若军决定从有经验的科研单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引进专业人才,自己亲自主抓产品研发。邬若军和他的团队耗时3年攻克技术难关,最终研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耐高压、耐高流的材料配方以及掺杂体系跟教科书上不一样,相应的热处理工艺都要依靠自主创新,要靠团队摸索和实验得来,没有可借鉴的先例。”邬若军说,在安培龙成长过程中,依靠团队摸索和创新的成果有很多,包括高响应速度的微型温度传感器、高可靠的片式氧传感器、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等。

“有了与对手同台竞技的产品还不够,仍需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邬若军说,华为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对供应商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

为此,在引领企业技术攻关的同时,邬若军在管理上也加大力度,及时进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执行严格的国际通用环保标准和管理标准。经过团队的坚持及不懈努力,安培龙PTC热敏电阻器的关键技术指标如开关寿命、耐电压能力水平正式通过华为的客户验证,整体质量水准可与世界一流产品媲美。

“三年潜心研发产品,一年打开市场局面。2003年,安培龙正式进入华为供应链体系,为其供应PTC热敏电阻。”邬若军感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此后安培龙的PTC热敏电阻在国内外逐渐形成影响力。

“研发要趁早,更要求新。创新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跑,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从籍籍无名到填补国内空白,在邬若军看来,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坚持创新发展的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培龙具有研发基因,我们通过研发获得客户,通过研发驱动市场。”作为公司的舵手,邬若军主抓研发和战略。

“研发要趁早,更要求新。创新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跑,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如果别人做得还不够好,那意味着产品不完善,还没有得到市场认可,我们可以继续完善、继续突破。”邬若军说。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己。”邬若军深知,热敏电阻及传感器核心技术主要是材料配方及工艺方法,不同产品有不同的配方及工艺。

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邬若军不惜花重金高薪聘请了一批技术人才。2009年,邬若军还聘请日本资深专家加盟,专门负责NTC热敏电阻器的研发、工艺技术改善、研发团队的培养等工作。这位日本专家一待就是10年。“他给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邬若军视技术创新为安培龙的核心竞争力,他在研发技术投入上毫不吝啬。近3年来,安培龙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比例平均保持在6%以上。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邬若军也曾面临两难选择。2008年,安培龙的PTC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等元件类产品已成为市场的“香饽饽”,究竟是继续扩大元件类产品的规模,还是进一步研发器件类新品,成为摆在邬若军面前的现实问题。经过调研市场需求、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研判自身技术条件,邬若军下定决心在继续做好元件板块的同时,加大传感器的研发,抢占新市场。

为什么转型?邬若军有深层次的考量。“元件可以扩张的品类,包括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电容电阻、贴片电阻、贴片电容等领域,国内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市场竞争格局。”他进一步分析,传感器仍处于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环节,中高端市场被外国品牌占领,包括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都属于国外品牌的天下,进口替代需求非常强烈。

彼时,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迅猛,邬若军敏锐地判断,作为感知单元的传感器一定会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我们之所以要实现每一个环节的自主研发,目的是牢牢掌握核心技术。”

新型传感器发展前景好,市场空间大。尽管如此,面临发展方向的选择时,公司内部还是存在较大争议。大家的顾虑在于,研发新型传感器需要漫长的周期,而热敏电阻等成熟产品有现成的市场,见效快。此外,新产品研发投入大,2009年安培龙的销售额也就几千万元,但一个传感器项目的研发投入就超过公司全年利润甚至更高。

邬若军顶住压力,坚持挑战高难度,引入外部战略投资,组织技术团队专心致志进行了数年技术研究,最终成功研发出可与进口产品同台竞技的高端车用压力传感器以及氧传感器。

目前,安培龙已掌握部分高端传感器全生产过程的技术与工艺,研发的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等跻身高端传感器市场,已批量为国内主流车企品牌提供配套服务。

“我们之所以要实现每一个环节的自主研发,目的是牢牢掌握核心技术。”邬若军坦言,安培龙的每一位客户都是与国外企业竞争来的,只有通过自身技术降低成本,为客户带来更高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站稳脚跟。

“任何选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邬若军说,“如今看来,把一件事情做好,也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截至目前,我们新研发的传感器还未体现太多的经济效益。”但是10年来,面向新领域的探索和努力没有白费,安培龙通过积累底层技术,已为后续腾飞打下坚实基础。邬若军说:“现在我们在国内同行业中取得先发优势。安培龙自主研发的产品进入市场,实现进口替代后,为下游消费电子、家电、汽车等企业节省了大笔成本。”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安培龙成为深圳上榜的8家企业之一。

邬若军欣慰地告诉记者,除了进口替代,安培龙的产品还走出国门,成为雀巢咖啡及绿山咖啡厂商温度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

不仅如此,安培龙目前已形成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产品线,包含上千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已配套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终端产品。

邬若军对未来传感器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2019年国内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2190亿元,同比增长约13%,2021年预计市场规模达295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

当前,安培龙的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在记者采访中,邬若军的手机不时响起,还有客户频频进门打招呼希望能约他深度交流。“我只能一心多用。”他笑笑说,“目前我们研发的氮氧传感器即将进入量产阶段,这是一个高难度的跨越,未来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力产品。”邬若军表示,这个传感器主要用在商用车上。接下来,安培龙要继续在高端传感器市场站稳脚跟,获得更多话语权。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