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关村新传》深度调研报道引发热烈反响,读者表示——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本报北京7月12日讯(记者杨学聪、韩秉志)经济日报12日在头版头条刊发深度调研《中关村新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发展纪实》,报道了北京市海淀区在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砥砺奋进,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造“海淀经验”、作出“海淀贡献”的成功实践,引发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报道刊发后,激发了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和积极反响,特别是海淀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激励、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国际创新创业示范区,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的重要支撑和新增长极,成为海淀迈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立更高水平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强劲引擎”,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再立新功!

“经济日报长篇调研报道,系统总结了海淀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经验与成果。”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舒毕磊表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承载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构筑北京创新发展高地的重任。

“未来我们将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及基础设施,推动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落地,促进全链条全要素融合发展”。

海淀区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志庆表示,科学城北区将进一步聚焦“城市形态融合化、发展能级国际化、创新发展高端化”,深入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协调发展,着力提升高能级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创新型“高精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高品质智慧新城,成为新时代中关村科技创新的增长极,打造首都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北区未来将通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形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海淀区温泉镇党委书记刘件表示,希望北区发展能带动温泉镇区域创新驱动,促进集体经济增长,以深耕科技服务业,为温泉镇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几年来,我们见证了北区各类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快速聚集与高速成长。”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科技发展部部长李萌表示,期待北区加快探索高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建立多方位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加强区域综合配套,早日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的高科技产业示范区和创新创业基地。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芳表示,研究院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将北区相对稀缺的空间资源盘活利用,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辐射发展等创新环节的有机衔接,让政府与北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相信“十四五”期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一定会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

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智表示,人才是首要创新要素,希望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在创新生态体系和城市形态构建中,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进行无所不在的沟通交流和创新协同,通过加快探索建设新型城市形态,让北区成为最适合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科技新城。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戈说:“这些年,海淀区政府以及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的支持,为我们高科技企业解决了办公场所和产业配套空间等问题,让企业专心于产品研发。期待高新技术的加持,让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