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地方招商引资系列谈之一
陈发明

有人开玩笑说,招商引资就像相亲,双方“对眼”才有戏。那么,地方政府与投资客商如何“确认眼神”呢?

“全员招商”是很多地方普遍提倡的招商引资方式,目的就是调动一切资源,挖掘所有潜力,寻求各种可能,通过“漫天撒网”的招数,捞到优质项目的“大鱼”。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地方以压任务、分指标的形式搞摊派,走入了形式化、机械化的误区。比如,有的地方按照干部行政级别摊派引资金额,量化分解指标。有时候为了凑数,将本来可以一气呵成的项目拆分成几期实施;有时候为了凑金额,在项目投资预算上做手脚。如此做法,不仅造成一些干部的逆反心理,还会影响项目实施质量。

从招商形式上看,一些基层干部对全员招商颇有微词,并非出于不想作为的消极“躺平”心态,而是反对任意摊派、毫无章法的盲目出击。从引资效果上看,全员招商引来的客商并不一定适合地方发展,有些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达成指标,将一些投资强度不大、亩均税收不高,甚至“小散乱污”的项目拿来充数,最终也因不符合地方高质量发展要求而不了了之,反而增加了项目核准过程中的行政成本。

相亲成功要你情我愿,不能盲目拉郎配,招商引资亦是如此。要做到两厢情愿,就必须先根据各自条件锁定一定范围。在基层采访时,有不少地方干部说起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往往会谈到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领导干部个人的人脉资源,一个是已落户大企业的商务资源。可见,靠“漫天撒网”的方式收效甚微,要钓到真正的“大鱼”,还需精准发力。

近年来,一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的地方,通过专业化的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不仅保证了引资项目的质量成色,还大幅提升了招商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其中道理离不开两句话:一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招商中介机构牵线搭桥,对项目评估的针对性更强,对投资主体的范围筛选更精准,实施过程的操作也更具专业性。二是让圈内的人引圈内的人。客商最明白客商的需求,很多企业家愿意为地方招商,不仅是为了形成更融洽的政商关系,更多是考虑要完善补充自己企业在当地的供应链、产业链,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因此,以商招商,往往会形成“一家企业引来一个集群”的产业聚集效应。

对于政府而言,不是不作为、不主动,而是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将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到优化提升服务和完善政策体系上,用一流营商环境塑造地域投资品牌。家有良梧凤自来,既然能借力用力,又何必盲目发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