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懈创新助推高铁后发赶超
齐 慧

中国高铁成功靠的是创新战略,保持创新精神以及打磨提升细节。为巩固优势,要保持对创新的投入和对技术发展的敏锐。

6月25日,随着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开始实施,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扩大到京沪、京广、京哈、徐兰及成渝高铁开行。

4年前的同一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刚刚被命名为“复兴号”。4年间,从命名首发到扩大运营范围,再到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直到此次扩大智能动车组运营范围,复兴号通过不断创新,一次次将我国高铁技术水平推向新高度。

我国高铁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既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源自持续不断的创新。

中国高铁成功靠的是不断创新战略。我国高铁起步较晚,但从规划起就目标明确,不能采取拿来主义,也没有走捷径,而是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从机车到系统,一点点研究,一步步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逐步搭建起自有技术平台,最终打造出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复兴号。

中国高铁成功靠的是保持创新精神。创新并非一时之功,中国高铁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始终保持了创新的精神,不断寻求突破。有了普通的高铁,就开始研发适应高寒气候的高铁。高寒地区有了高铁,适应高原气候的高铁又纳入日程。当中国高铁在各种极端环境中任意驰骋时,高铁研发机构又开始为它们提升“脑力”,打造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中国高铁成功更是靠不断打磨提升细节。以此次扩大开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为例,它并不是简单地将京张高铁上运行的智能动车组搬运到其他线路上,而是总结已有的智能动车组运行经验,在多个方面增设智能配置,推动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同时推出不同编组的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更好适应各种条件,力求更好满足需求。

当前,我国高铁已经实现了后发赶超,整体领先世界。接下来,仍然要保持创新的投入,巩固来之不易的优势。此外,还要保持对技术创新的敏锐。虽然我国高铁规模和技术已经实现了世界领先,但竞争依然在继续。曾经领先的国家并不会甘于落后,有的寻求新的科技突破,有的研发新的模式,希望能够夺回领先地位。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创新的敏锐和热情,不断追求更加先进的技术,占领竞争制高点。

人民的需求就是科技努力的方向,也是科技发展的目的所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除了在智能运维水平上的提升外,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出行体验上。无论是无障碍车厢的设置,还是更优质的移动网络服务;无论是更加舒适的座椅,还是增加手机充电口,诸多改变都力求让服务更人性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高铁的成功经验为各行各业开展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