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的放矢为中小企业纾困
陈永伟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很多中小企业因此陷入了困境。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极大缓解了企业的困难与压力。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中小企业仍未完全恢复元气,经营活动存在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用好政策手段,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是十分必要的。

要让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行之有效,必须对当前形势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先找对问题,再对症下药。目前看,中小企业的困境集中体现在资金不足,流动性紧张,但这仅是问题表象,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首先,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快速上升,这是中小企业出现资金困难的最直接原因。而造成原材料涨价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供求变化、汇率波动等宏观因素,也有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囤积居奇、借机哄抬价格的影响。

其次,流通销售环节还不够顺畅。目前,我国的流通、销售市场的集中度较高,一些大型的零售商和电商平台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疫情发生后,这些下游企业同样受到了冲击,为了将这些冲击的成本进行转嫁,它们中的一部分不断向为其供货的中小企业压价、要求增加销售提成,给付账款不够及时。这都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

最后,有的地方扶持政策不接地气,影响了政策效力发挥。从去年至今,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有很多,但有的政策却在设计上存在不足。比如,虽然很多地方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在执行时,部分中小企业却由于规模小、资产少、缺乏抵押物等原因,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优惠。此外,有的地区存在扶持政策缺乏细则、门槛过高、宣传不足等情况,使得某些政策出现“空转”。

明白了上述情况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完善和执行政策。

在应对成本上涨问题时,既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控,也要从微观上进行疏通。在宏观层面上,应该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汇率变化作好监测,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切合实际的政策举措,对冲成本上升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应该积极疏通流通环节,对恶意炒作价格、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和人员予以严厉惩处。此外,在执行环保政策方面应谨慎协调,如果部分地区盲目“一刀切”限产,应及时纠正。

在应对下游流通、销售不畅的问题时,要利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对市场进行进一步规范。深入推进有关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排挤、限制中小企业的行为。对于恶意拖欠账款等问题,予以严肃查处。

在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上,应该强化科学性和服务性,既要让政策“行得通”,也要保证政策“看得见”“够得着”。以企业融资问题为例,一方面,可以考虑利用征信手段,切实降低企业的贷款门槛,提升企业的资金可及性;另一方面,应增强金融机构的普惠性和服务性,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业务。此外,除了通过金融的方式输血,也可以考虑借鉴某些经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补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