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政策宣介力度,优化政策落地机制,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
这不是“政策找人”第一次提出。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就明确,要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保障。
尽管两次“政策找人”寻找的对象不同——去年主要偏向于困难群众,今年更加侧重于市场主体,但其背后彰显的是政府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折射出相关职能部门为民服务的温度。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持续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不断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我国经济稳增长带来了诸多影响。疫情之下,从中央到地方积极行动起来,围绕市场主体关切,创造性地推出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货币政策直达工具,陆续出台了包括减免租金、减税降费等在内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看,上述政策举措的效果是显著的,受到了广大市场主体的欢迎。但也有企业反映并不知晓政策,还有一些企业虽知晓政策,但认为申报手续过于繁琐,让政策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好政策如果不能落实到位,那就违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不仅影响政府信誉度,也降低了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
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归根结底是为了给困难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政策更接地气、改革更具温度。事实上,“政策找人”找的是“人”背后的发展需求,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及时了解百姓和市场主体的所需所想,准确把握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让政策着力点更加精准;另一方面,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市场主体无论大小均能公平高效地享受到政策红利,让广大企业在知政策、懂政策的同时更能用好用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