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驰而不息重农强农惠农
本报记者 乔金亮

“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立足国内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全面铺开,农业发展动力强劲,亿万农民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驰而不息重农强农惠农。可以说,守好“三农”压舱石,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与宏观经济将更加密切相关。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提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大部分轻工业原料。农民工是二三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力量,农业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起着“压舱石”作用。同时,农村有广大的市场、广阔的投资空间,广大农村居民消费上来了,可以成为经济恢复增长的强大“推进器”。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农业农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当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三农”工作者更要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