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6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曹红艳
2020年12月1日,武夷断裂带峡谷内云雾缭绕,村庄若隐若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握了这样的历史潮流,带领人民走上基于东方智慧的生态文明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正汇聚起亿万民众的力量,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疾驰。

位于北京正北约450公里的河北承德塞罕坝,有一片面积达百万亩的人工林场。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沙源地。经过三代人、五十多年的奋斗,林场建设者们创造出了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2017年12月,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生态建设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犹如一条生命的“绿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始终,推动着社会民生的不断改善,推动着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和“十三五”生态环境重点目标任务均圆满超额完成,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环境质量改善的数据指标印证着人民群众的感知。近些年,大家普遍感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了。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深刻反思工业化的沉痛教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现路径,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握了这样的历史潮流,带领人民走上基于东方智慧的生态文明之路。

党的十五大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报告,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日益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引领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环境

眼下,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进行之中。从2015年年底河北试点起,3年时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一轮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当前这项工作进入第二轮例行督察。

从广东练江污染整治、云南洱海周边旅游发展管控不力问题到马鞍山长江岸线污染问题,一个个曾被认为“不可能”整治的污染问题,一处处曾一度失去的水清岸绿,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动下,或整改到位,或失而复得。

中央环保督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招硬招,更是生态环境领域制度建设的典型代表。它基于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像这样的一系列创新制度设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伴随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系列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出台。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落地实施,排污许可制、河湖长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到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从成立国务院直属国家环境保护局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从环境保护部到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以破解生态环保领域“九龙治水”之难。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已基本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制修订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规,“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累计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15万多个,问责风暴席卷全国。

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确保了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昔日的毛乌素沙地黄沙漫天,茫茫大漠逼着农牧民“沙进人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治沙英雄们接力治沙数十载,近年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了70%,绿色已经在这片黄沙上徐徐展开,人沙关系也从斗争抗衡逐步走向和谐共处。

广东东莞麻涌镇,因其拥有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河涌而得名。水系发达本是优势,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化进程,污染随之而来,水环境不断恶化,“臭水塘”“龙须沟”成了这些河涌的代名词。当地以位于4条主要河流交汇处的华阳湖为突破口,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复”的思路,让华阳湖实现华丽转身,2015年成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党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一大批人民群众所急、所盼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产品大量涌现。为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弱项,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结果看,“十三五”期间,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全国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环境空气达标城市数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重污染天数比例、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持续提升,劣Ⅴ类断面比例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总结“十三五”环境质量时说。

一项关于卫星数据的研究曾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我国先后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筑牢祖国生态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目前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已达170多万平方公里。

如今,在山西右玉,经过不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生态牧场、特色旅游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新疆阿克苏,昔日亘古荒原上建成一道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绿色长城”,让风沙之源变成绿色果园……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让世界侧目。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被认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汇聚起亿万民众的力量,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疾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