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麦浪翻滚,收割机往来穿梭,忙着抢收。49岁的沈家村农民沈永平家的12亩小麦喜获丰收,他兴奋地说:“今年新馍吃上了!”
“今年尉氏县高标准农田小麦长势好,产量更高。”尉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宋志平介绍,经过实打验收,沈家村小麦最高亩产858公斤,这个数字让人惊喜。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耕地面积132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尉氏小麦”成功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14年,尉氏县建有高标准农田20万亩。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64%。
沈家村就位于尉氏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近年来,沈家村高标准农田引进了5G技术,可以进行智能灌溉、植保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示范区内粮食亩均增产90公斤以上。
有了“智慧农业”服务,沈永平家种植了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最新的研究成果之一,这个品种的面粉绵软适口有嚼劲,被人们誉为“可以做面包的小麦”。
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说:“以前优质面包粉大多依靠进口。如今村里3200亩耕地一半以上种了这种优质强筋小麦。”在今年尉氏县103万亩夏粮种植面积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10%,订单率达80%。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优质专用小麦今年种植面积超1500万亩。作为河南省粮食主产县之一,尉氏县大力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推广一年三熟、四熟的“小麦—西瓜—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记者在沈家村看到,小麦背垄中间种了一行西瓜,两边还栽上了辣椒。小麦收完后,还可以再种一季玉米,从而实现一年四熟。
这种间作套种办法会不会让小麦减产?石长锁解释说,这种技术让小麦的“边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分蘖充分,穗大粒多,透光好,籽粒饱满,不容易倒伏,产量不减反增。4样作物套种,每亩地净收益可达4000元左右。间作套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投入产出效益。
“我们要多种优质小麦,不仅俺们吃好,还要让更多人吃上优质面包、优质馍!”石长锁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