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6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黄河水甜 共产党亲
本报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黄河奔涌,滔滔不息。母亲河孕育着宁夏回汉儿女世代繁衍生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悠悠数十载宁夏山川巨变。

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宁夏如何“育先机”、怎样“开新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发展极为关心、寄予厚望,过去的5年内两次考察宁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宁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注入了强大动力。新时期新阶段,宁夏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宁夏是一片令人神往的红色土地。1935年10月,毛泽东运筹帷幄果断指挥红军迅疾翻越长征途经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在那段红色岁月里,既有毛主席与回族阿訇彻夜长谈的佳话,也有红二十五军开创“回汉一家亲”的先河,还有三大主力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壮举,更有毛主席挥毫写下气势磅礴的《清平乐·六盘山》的壮丽诗篇。

从1936年10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到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几十年来数百万回汉群众没有离开过党的阳光雨露。1949年这里的GDP是1.39亿元,这是真真切切的一穷二白。全国支持宁夏,五湖四海有志青年从上海、江苏、浙江、陕西、黑龙江、辽宁远道而来,用辛勤的双手建设起新宁夏。

“共产党对我们这么好,宁夏发展得这么快,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汉谁也离不开谁,早就一家亲了!”如今,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利宁社区80岁的回族买庆孝老汉逢人便说这句话。几十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生命线”工程、“一把手”工程,将其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

今年,自治区党委决定集中组织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表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使民族团结之花在宁夏大地常开长盛。

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工业经济的支撑。截至2018年,宁夏工业增加值分别是1958年和1978年的2492倍和196倍,年均增长14.2%和14.5%。

戈壁深处绵长几十公里,亮化后的油气塔高耸入云,璀璨夺目。“这家企业发挥党员先锋队的引领作用,硬是用3年的时间攻克37项国际尖端技术,使我国摆脱了在煤制油技术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实现从‘卖炭翁’到‘卖油翁’的华丽转身。”宁东基地管委会副主任陶少华说。

十几年来,宁夏举全区之力超前发展煤化工,着力开发煤制油高端深加工产品。随着投资40亿元、75亿元和120亿元等一批高端煤化工制品企业密集落地,宁夏宁东现代煤化工产业已从甲醇、烯烃等初级产品延伸到高端纺织及化纤制品、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润滑油、装备制造、锂电池等十几种产品系类,形成庞大的煤化工精深加工高端产品生产阵容。截至去年底,宁东基地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成为国家四大能源基地之一。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实施创新驱动!”自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郁华说。宁夏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形成世界级的单晶硅及多晶硅、大型铸钢铸铁件、工业蓝宝石、控制阀、液体奶等多个生产基地。全区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8.25,中卫西部云基地直达互联网骨干节点出口带宽总计达800G。

胜利翻越贫困大山

党中央情系西海固。宁夏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宁夏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先后组织实施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截至去年11月16日,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胜利翻越压在头上千百年的贫困大山,累计110万贫困群众彻底告别贫困。

谈扶贫攻坚,不能不提宁夏;说东西扶贫协作,不能不提“闽宁模式”。

“搬得出,稳得住,要致富,我们是党的移民政策成功实践的见证人。”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兴致勃勃地说。近几年,闽宁镇发展日新月异,“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一组数字令人动容。24年来,福建累计援助固原市各类资金12.94亿元,扶持建成西吉、隆德闽宁产业园区,扶持建设126个村级闽宁扶贫车间,援建闽宁示范新村158个、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18所……

脱贫是目的不是终点。新时期新阶段,如何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用新作为推动新发展?“宁夏南部九县区正全力以赴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四查四补’责任工程,逐乡逐村逐户开展‘回头看’,逐条逐项逐个‘过筛子’,将推进西海固全面奔小康历史进程纳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马汉成说。

建设黄河生态“先行区”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生态治理,“先行区”为何是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凭借特殊的生态地位、先行先试的基础条件和成熟的国内经验,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宁夏有责任、有义务争做先锋!”宁夏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柏森语气坚定。2020年7月底,自治区党委出台《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通过重塑发展空间、产业格局、区域环境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敢于先行先试,在黄河生态治理层面,宁夏可谓精细化管理出业绩,科技创新见成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杨金海告诉记者,经过两年拼搏苦干,2020年黄河宁夏段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进Ⅱ类出”,15个国控考核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达到80%,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全区水环境质量呈逐步改善向好态势。

走向高质量发展,自治区主席咸辉表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