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 践行“三个坚定不移”重大要求
——访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
本报记者 马玉宏
图① 青海油田涩北气田一角。 祝贵福摄
图② 三江源牧民欢歌载舞奔小康。申维祖摄
图③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发电基地。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青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青海最根本的就是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与时俱进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落到实处,努力在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信长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省情定位,坚决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新青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胜利实现。“十三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循环经济占比超过6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九成,在全国领先,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实现新跃升。国家公园试点走在前列,重点生态工程成效明显,三江源头再现千湖美景,三大江河水质优良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2%,藏羚羊、普氏原羚、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6%和10.4%,各类教育普及程度及受教育年限持续提高,健康青海加快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所有市州均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青海工作提出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的重大要求,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这些重要指示为新阶段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落到实处,努力在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放在首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及冰川、冻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开展保护“中华水塔”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公园,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和大规模国土绿化,高质量推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四个地”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化,加快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领域拓展。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充分发挥水风光互补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储能产业发展,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主动作为、作出贡献。深入挖掘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展示和历史文化的原真价值,做好融合文章,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培育牦牛、藏羊、青稞、枸杞等物种独特、种养天然的农畜产品,不断扩大绿色有机优质产品供给。

聚力创造高品质生活。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倾情尽力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突出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各族人民大团结。

倾力建设自然保护地

记者:青海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

信长星: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们坚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与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扎实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保护有力、管理有效、推进有序的国家公园建设路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与整合优化,优化后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增加3.41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公园面积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52.2%,符合国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形成。组建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大部门制”实体,有效破解了“九龙治水”藩篱,规范有效的管理体制初步构建。与国家林草局共同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制定实施一系列规范统一的制度标准体系,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保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园区“一户一岗”,1.72万牧民收起牧鞭,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保护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逐步健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权益保障等机制,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优先的监督考核更加规范有序。建立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等科研基地,加大投入力度,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的重任、寄予青海的厚望。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集群,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青海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脱贫地区群众的生活和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下一步将如何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后半篇文章”?

信长星: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1+8+10”政策体系为牵引,精准施策、尽锐出战,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53.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贫困群众收入从2015年的2196元增加到2020年的10504元,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6.8%。4.99万贫困群众当上生态管护员,最高人均年收入2.16万元,群众形象地讲:既美了生态,又鼓了钱袋。20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道路硬化率、客车通达率均达到100%,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广大农牧民喝上了干净自来水,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因学致贫、因贫辍学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贫困群众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长期以来危害群众健康的包虫病得到根本遏制,土族、撒拉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感恩伟大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突出重点、聚焦发力,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一是抓好帮扶政策衔接。严格执行5年过渡期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二是抓好产业发展衔接。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推动拉面、青绣、牦牛、藏羊、枸杞、道地中藏药材、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三是抓好乡村建设衔接。大力推进高原乡村建设行动,发挥好“百乡千村”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四是抓好人才队伍衔接。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鼓励知农爱农人才扎根乡村,更好发挥农村能人、工匠、致富带头人作用,建强培优农牧区人才队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