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对云南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云南跨越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党中央对云南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对云南工作提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突出特点”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新时代云南跨越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云南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聚焦基本省情特征,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针对云南属于欠发达省份的实际,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嘱托,坚持新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赶超跨越。2020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万亿元,在全国排位从2015年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培育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烟草、旅游、能源、生物、有色金属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重点培育“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云南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非烟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66.2%提高到75.3%,工业增长“一烟独大”的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经济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牵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这些年来,云南围绕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扶贫等,开展技术创新,累计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科技创新助力全省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教育辐射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物流、信息、能源枢纽建设。2016年至2020年,云南进出口总额由199.99亿美元增长至389.4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业务不断扩大,目前全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突破6000亿元,与境外10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云南建立的双边合作机制实现澜湄5国全覆盖,对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聚焦民生建设短板,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云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云南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经过接续奋斗,云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6万人真搬实住、数量居全国第3位,百万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
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的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部署。我们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全面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全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8个民族自治州有48个县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邮、通硬化路,一些曾经“峰际连天、飞鸟不通”的山村打通了发展通道。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迈入全面小康的第二个“千年跨越”。2016年至2020年,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生态安全战略任务,擦亮云南最美丽的自然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要求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
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重点实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8大标志性战役。实施了一批污染整治重大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无组织排放整治、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小锅炉淘汰,持续推进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整治,率先全面供应符合国Ⅵ(B)标准车用汽油,提前4年完成国家部署任务。以革命性措施狠抓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彻底转变。截至2020年,九大高原湖泊中劣V类水体从2015年的4个减少为1个,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稳定在I类,洱海治理成效明显,滇池水质得到改善,草海水质连续两年稳定在Ⅳ类,为30年来最好水平。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云南省委专门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高位推动各项改革工作。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建设制度、保护制度、治理制度、管控制度、执法制度、责任制度、产权制度、补偿制度8类制度130余项改革任务,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补偿、国家公园制度等一批先行先试、实践创新的改革事项成效逐步凸显,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不断突破。
聚焦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云南坚决守护好祖国的西南大门,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巩固安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全省各族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坚持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初步形成比较完整、具有云南特点的民族法规体系,保证各族人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平安云南建设稳步实施。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涉藏地区治理长效机制,健全边境地区社会治安联防联控联管体系。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建设智慧城市,拓展数字化公共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智慧教育、远程医疗、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执法司法、边境管控、应急救援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强化政治监督上,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实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环节,不断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深化腐败治理,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余毒流毒影响,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监督机制,营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态。
(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