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5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复兴路 科技正当时
——探访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
本报记者 佘惠敏

“两弹一星”,量子计算机“九章”,“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深潜器……自5月22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启动以来,一系列主场展示活动让观众流连忘返。

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重点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科技周主场室内外约5000平方米展区中,科技展品琳琅满目,150余个展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

“高速磁浮列车堪称陆地飞行器,可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站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样车模型前,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工程中心磁浮技术研发师王红光告诉记者,2020年6月21日,试验样车在上海成功试跑。目前,项目团队正推进工程样车研制,将形成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当前,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记者在主场展示活动中采访了多家芯片企业。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可重构计算芯片,公司市场总监辛娟介绍,这种芯片的核心技术来自清华大学可重构实验室,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0余项,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芯片架构技术。据了解,目前其语音芯片、视觉芯片已实现量产。

在相邻的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记者看到一个玻璃圆球中心嵌着一颗针眼大小的黑点。公司工作人员孙睿指着小黑点说:“我们的量子点光谱芯片将庞大昂贵的光谱仪微型化、传感器化,可植入手机、无人机等智能终端。未来,你用手机拍一下牛奶,就能知道牛奶是否变质;拍一下窗外,就能知道户外PM2.5指数是多少。”

“高精尖”项目令人振奋,互动感强的科普展台则让观众兴致勃勃。机器人调制的手冲咖啡,吸引了大批观众排队品尝;“脑波火车”项目,参观者可试戴脑波仪,考验一下大脑专注度是否足以控制火车模型运转;戴上VR眼镜,可以感受台风、暴雨、泥石流等各种极端天气场景。

除主场展示活动外,科技部还牵头联合各地各部门举办各具特色、内容丰富、贯穿全年的科普活动,包括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全国微视频大赛、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科技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等。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