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城市治理中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利。
卫生健康有保障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岁老人朱惠清激动地说,她签约的家庭医生刘玮尽心尽责,自己看病十分便利。朱惠清口中的家庭医生正是古美社区为辖区居民打造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古美社区在做细做实社区卫生服务上下功夫,守护居民健康。近年来,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医联体全科门诊制度和社区康复示范中心,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各方面。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例,居民可选择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家庭医生签约、按照居民所在区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签约、按照居民自身健康需求与就医习惯选择一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形成“1+1+1”签约组合。家庭医生签约后提供健康咨询、健康评估、独立号源线上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截至今年4月,中心已完成签约54746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8925人,签约率为98.61%。
居民乔桦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不久前曾陷入重度昏迷。经过家庭医生上门诊疗,一个月后病情恢复稳定。乔桦告诉记者,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有效解决了居民看病的后顾之忧。
颐养天年有尊严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实施老龄互助关爱工程,构建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在养老问题上长宁区虹桥街道面临不小压力。街道老龄化程度深,特殊老年群体多,养老需求多,现有孤寡老人137人、独居老人1131人、纯老家庭2723户。为此,社区通过调研列出八大养老需求,提出“嵌入式”养老办法。
在社区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合卫生服务站、机构养老服务、老年日托所等全链条养老服务,将养老设施嵌入社区,养老服务放在家门口,打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敬老院、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活动室等“一中心、多站点”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同时,社区还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医养结合、助餐服务、健康促进和精神文化类等下沉式服务。据虹桥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凯介绍,去年街道共开展下沉式为老服务项目12个,服务场次630场,受益老人6万余人次。
美好生活有空间
坐落于黄浦江畔的杨浦滨江聚焦人民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乐的良好环境,完成了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转变,生动阐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了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中国最早的机械造纸厂,等等。如今,百年工业遗产正转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空间。
在设计上,这里保留了工业风,对永安栈房、烟草仓库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打造上海自来水科技馆,改造工业管道,最大限度保留工业特色,让人们“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在服务上,在5.5公里的滨江南段布局8处党群服务站,居民可以歇歇脚喝咖啡,读读书吹吹风,服务站还提供量血压、借雨伞等免费便民服务。
同时,滨江计划打造上海市儿童友好示范区,设立儿童自闭症活动设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服务,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