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力大湾区 逐梦大未来
本报记者 赵 晶 摄影报道
4月16日,广东中山翠亨新区规划馆,观众在观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4月16日,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合创新中心,媒体记者在观看多种智能应用场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海将形成百亿投资、百亿产值的智慧视觉生态圈,通过与业内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中国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区”,促进珠海建设“全球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市”。
4月21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忙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产业结构,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4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来自香港的陈颖妮(左)和来自澳门的谭家文(右)在整理展示项目。谈到未来,两人不约而同选择要留在内地。
4月16日,广东中山市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深中通道项目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个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4月19日,广东佛山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一批见证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料照片正在展出。这些照片中的工业品牌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工艺精湛的产品背后,离不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工匠精神,这是大湾区工业腾飞的基石。
4月18日,位于广东江门的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在巡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将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构建高效快捷、四通八达的“轨道上的大湾区”。
4月18日,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工作人员在忙碌。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优势。
4月16日,广东珠海云洲智能科技,各类无人船模型吸引了大家的关注。珠海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产业。

这里是经济发展的引擎。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8000多万人口,2020年创造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

这里是对外开放的高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和人员往来效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这里是创新创业的热土。《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两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创新极点(两点)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基本建立。

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近4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为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生动实践,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逐浪前行。

目前,大湾区高铁里程超过12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伴随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创业空间、优惠政策,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众多年轻的逐梦者,他们让这片热土洋溢着青春活力,他们书写着不懈奋斗的精彩人生,他们正在创造大湾区的美好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