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谱写黑龙江振兴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吴 浩

图① 图为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503采油队二号丛式井平台井组(2019年9月28日摄)。谢剑飞摄(新华社发)

图② 图为牡丹江市雪乡风景区的美丽雪景。邵国良摄

图③ 近年来,黑龙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筑牢大小兴安岭生态屏障。图为2017年8月2日拍摄的大兴安岭地区“龙江第一湾”景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④ 图为2020年11月13日拍摄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大门”(无人机照片)。张 涛摄(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绿色生态优势,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黑龙江将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开启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承载着黑龙江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贯彻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百大项目”建设

在东北振兴发展中,优化营商环境被摆在突出位置。黑龙江聚焦营商环境改善,颁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全省营商环境总体评价满意度达99.4%。

阜丰、益海嘉里、新和成、融创等一大批企业在黑龙江投资兴业。一批“新字号”企业应时而生,2020年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2000家左右,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3435家。

立足新发展阶段,黑龙江以“百大项目”为抓手,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导向,做好项目审批服务等保障工作,有效发挥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成了许多打基础、攒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

2020年,全省500个“百大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2601.3亿元,投资完成率103.9%;资金到位率95.1%;101个项目先后竣工,按期竣工率104.1%,“四率”目标超额完成。

黑龙江还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持续加大“百大项目”的“一会三函”“承诺即开工”“容缺审批”等绿色通道制度保障,加快推进投资落地。

加快科技创新

引领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黑龙江籍两院院士达42位,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68个、省级创新平台1161个。加快推进科技创新,2015年至2018年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转化落地高新技术成果1518项,航天装备、新型直升机、核电装备、舰船动力等领域研发制造实现重大突破。

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黑龙江实施两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以来,累计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超过4万家。2020年底,黑龙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93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79倍;新培育销售收入或估值超5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5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246家。

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庆油田“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向科技部推荐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总数达1161个。

“十四五”时期,黑龙江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和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攻坚战,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黑龙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5%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5000家。

培育壮大新动能

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确定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任务,要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近年来,黑龙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实“五头五尾”,实施“百千万”工程,启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哈电、一重、齐车、哈飞等一批“老字号”老树发新枝。“油头化尾”形成完整产业链,炼油能力突破2500万吨。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新和成、伊品、鸿展等“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项目建成投产,神华国能宝清电厂等“煤头电尾”“煤头化尾”项目建成运营。

黑龙江出台多个政策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末,企业数量增长至54.1万户。遴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户、“小巨人”企业13户。中国平安集团、正威国际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设超百亿元项目,建龙集团、飞鹤乳业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到2025年,黑龙江将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工业占GDP比重超过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00户,民营经济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培育百亿元级企业50户,打造千亿元级产业15个、千亿元级产业园区5个,形成2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基本建成现代化工业新体系,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规模实现倍增。

提升绿色生态优势

推进绿色发展

黑龙江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黑龙江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面积达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3%,森林蓄积量达22.4亿立方米。湿地保有量556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草地面积207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稀有濒危物种保护率均达到95%以上。

黑龙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期间,黑龙江从源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累计退出钢铁产能675万吨、煤炭产能3133万吨,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主要支流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74个“百大项目”。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均增长13.3%,清洁能源取暖率超过50%;大力实施“气化龙江”战略,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4.7%。

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换,开展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试点,推进碳中和试点,打造全国碳汇经济大省。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建设哈尔滨、绥化综合能源基地和齐齐哈尔、大庆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在佳木斯等东部城市建设可再生能源基地。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四岭一山”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保护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重要湿地。

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黑龙江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十个新突破”的主要目标,并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六个强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