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推进。东莞松山湖迈入由“园”变“城”的新发展阶段,正式从“地方队”跃升为“国家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湾区竞争中的创新支点。
相比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安徽合肥科学城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背靠雄厚的产业,是松山湖独特的优势。如今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正在这里发生奇特的“化学反应”,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发源地正加速形成。
植根现代产业沃土
轻量型机器人领军企业李群自动化、儿童流行性感冒用药领域龙头企业东阳光药业、高压造影行业领军企业安特高……风光旖旎的松山湖畔,越来越多行业龙头企业在这里集聚,新一代高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熠熠生辉。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随即提出重点任务“五大工程”,其中之一便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发源地。
松山湖是有底气的。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南方先进光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加紧布局,与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的30家新型研发机构源源不断产出面向市场的新成果,36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着大批新锐中小科技企业打造出极具韧性的产业链条。目前,东莞拥有的工业门类约占全部工业大类的83%,能生产6万多种产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万亿元级规模。
肥沃的制造业“土壤”,孕育滋养了新科技、新产业之“花”。“如果只是从基础研究方面考虑,其实比东莞适合的地方有很多,但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选择在松山湖,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东莞的产业优势。”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说。东莞制造业产品迭代速度快、产业化效率高,为松山湖科学城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承接创新成果、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这种支撑力量有多神奇?一个例子就能说明。中科院院士王恩哥长期扎根松山湖,牵头组建了一家省级材料实验室,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1100篇。
“若只发表论文,在北京做出指甲盖大小的材料就够了,但要越过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就得来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告诉记者。短短3年,该实验室各团队面向庞大的制造业用户,创办了24家“硬核”科技公司,多孔陶瓷团队的超低氮燃烧器已在胜利油田、东阳光等企业的大型生产线上投入使用。
创新链与产业链正成为松山湖新兴产业腾飞的双翼。“我们将抓住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创新链与产业链交融、科技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体系构建等重点,汇集新兴产业集群。”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说。接下来,松山湖科学城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七大产业,打造湾区先进制造核心引擎。
打造“光速”转化通道
在松山湖,得益于灵活的体制机制,新兴产业领域一流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进入广阔市场有着“光速”转化通道。
“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几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要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说。在该基地,李泽湘携香港科技大学师生组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学院派”创业公司群体,着眼于整个机器人产业闭环,走出了一条高效产业化之路,培育出一大批新锐科技企业。
科学城内,遍地开花的新型研发机构各辟蹊径,积极探索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不仅为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更为珠三角地区智能移动终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
比如,2008年从松山湖一片荒地上成长起来的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对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如今已经硕果累累:引进多个国家级创新团队,孵化企业1000多家,自主创办企业100多家,并为1万多家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不久前,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成功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该研究院作为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功不可没。
松山湖为一流科技成果产业化所铺就的通道,正是大湾区先进制造企业所需要的。国内最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多年来植根于松山湖创新沃土,在电子基础材料覆铜板领域的技术水准一步步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现在我们的技术进入了发展的‘无人区’,正谋求加强与高端院校合作,在材料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生益科技集团总裁陈仁喜说。
刘炜说,为凝聚各方合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松山湖正加快构建“四梁八柱”,以“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为“梁”,以重大科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等为“柱”,支撑起未来科学城“大厦”。
近期,松山湖发布了一揽子激发创新的政策。比如,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和中试验证基地,最高资助金额达5000万元。
再引“孔雀东南飞”
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发源地,需要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活水”来浇灌。近年来,松山湖全力为产业链、创新链上的人才搭建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舞台,令“孔雀东南飞”现象时隔多年又在“世界工厂”重现。
“实验室现有员工836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王恩哥院士感慨地说,“回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3年建设成果,最直观的是人才队伍量质齐升。我们引进了一批能抓科研项目、能办科技企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汇聚了一批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专业领军人物。”
如他所言,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等众多领军人物纷纷携项目、成果成建制前来东莞创新创业,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松山湖有超过50位院士长期扎根,各类人才突破9.9万名。
松山湖能汇聚众多高端人才,得益于众多优质的创新平台、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所发挥的“磁石效应”。
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是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从0到1”孵化出的创业团队项目,其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扫拖一体拖地机器人“小白鲸”斩获爱迪生发明奖金奖等国际大奖。“松山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温床’,让团队不断试错、不断成长。”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说,“基地给了我们良好的环境与创业政策扶持,让我们免于被融资难题、法务问题甚至质疑声干扰注意力。”
站在新起点,松山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呼唤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我们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构建‘科技+金融+人才’的创业新生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地。”刘炜信心满怀地说。未来,松山湖科学城将加快引进一流人才,全方位解除人才后顾之忧,释放更强劲的“磁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