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一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这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明确了方向。
在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承建和设计“一带一路”项目时,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实施了一批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了大量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据统计,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每年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
在绿色投资和金融方面,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作为G20峰会的重点议题,体现了中国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大国担当。2018年,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提升投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美国著名智库——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大幅提升了近40%,超过了化石能源投资。这也让所谓中国借“一带一路”搞“碳排放转移”的指责不攻自破。
这一系列措施为“一带一路”铺就了绿色底色。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沿线国家单位GDP能耗比经合组织国家仍然高40%至5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经合组织国家高80%,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和化石能源发电占比仍居高不下,沿线国家的绿色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造成影响,也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遭受巨大冲击。疫情再次警示人类,不能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中国政府在疫后经济复苏阶段,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低碳发展举措,呼吁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具体而言,要加强绿色“一带一路”的政策引导和能力建设,进一步突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重点绿色投资项目,打造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产业链;顺势调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重,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从以“老基建”为主向以数字经济等“新基建”转型发展,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框架下,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包括互联网普及计划、数字产业推广、推动有关产业数字化;依托重点绿色投资项目孵化绿色发展共同体,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能力建设,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供应链合作与示范,深入推进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一体化,打造“一带一路”新型绿色产业链;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加速转型。
当前,世界经济虽呈现复苏势头,但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疫苗接种的不平衡性,经济整体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各经济体公布的复苏计划相关支出共约14.6万亿美元,其中只有3680亿美元的支出项目符合“绿色标准”,而且大部分绿色支出集中在少数高收入国家,这很可能加剧疫情前就已存在的绿色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绿色地球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过程中,绿色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意识形态为界建立排他性的“小圈子”。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加强多边主义合作,共同捍卫经济全球化。我们相信,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绿色的成色将更足,必将为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疫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